时昔没有多少瓜葛,如果她就这么轻易帮忙,难免养出些鬼蜮心思出来。
时昔看了看周景书,将答应的话咽了回去。
陈广远也看到周景书的动作了,思索了会,也明白了周景书的顾虑,是他方才考虑不周了。
“唉,是我老糊涂了。”
时昔却拍了拍沮丧的陈广远,“陈村正,别急,景书有法子呢。”
周景书看着时昔笑了笑,“走吧,陈村正,我们过去跟清河村人谈谈。”
……
两日后。
十人挑着担子往南洛村走去。
“二虎哥,你说咱们担这么多菜去,那边真的会收吗?”
李二虎爽朗笑道:“小四,清河村的人昨天就担过去了,还给我看了那些铜板。”
“有这么好的事,很多人都会担菜过去吧,他们哪收得了这么多菜。”
李二虎一愣,想了想也觉得这话有道理,也有些担忧。
“反正我们都担了大半路程了,总不能现在就担回去,还是过去看看再说,如果他们收够了,我们再担回来就是。”
张大雨低声道:“这些菜从地里摘了,再被我们这么担过来回,哪还有什么卖相,只能自家吃,可自家吃哪吃得了这么多。”
彭河石一巴掌拍在张大雨背上,“小四,脑子要灵活点嘛,收菜那里可是在修书院呢,即便收够了,修书院的人总得吃饭吧,我们低价卖给他们便是了。”
张大雨闻言又高兴了起来,很快就走到了队伍前头。
如他们这般的还有很多,马氏粮行再次降价的事,早就在整个县城都传开了,气愤之后,他们也无别的选择。
有什么办法?县城只有马氏粮行一家,无法直接卖给县城人,更没法卖给临县的,留业村的事才过去两年呢。
交税的日子眼看越来越近,他们根本就没得选择,再愤恨也只能接受。
所以,当得知南洛村周景书要以市价收他们的瓜果蔬菜时,谁能不欣喜呢。
大家都担心他收得不多,听到消息就都成群结队地往南洛村赶去。
张大雨一行人远远就见得芸兴书院工地外排起长长的队伍,心中顿时凉了大半。
前面那么多人,轮到他们时,哪还会再收啊。
即便继续收,还有现钱给他们吗?
十人互相看看,怀着忐忑的心情排到了队伍后面。
排了一个时辰,终于轮到张大雨。
他忐忑地将箩筐上的竹盖子揭开,看到里面被晒得焉巴的菜,咽了咽口水。
菜都这样了,还会收吗?
刘庆伸手在箩筐中翻了翻,又拿起菜仔细看了看,拿了个竹片递给张大雨。
“你带着菜去过磅,记得将竹片给那人。”
刘庆说完就挥了挥手,“下一个。”
张大雨稍微松了口气,虽然还不知道价钱,至少不用再担回去了。
李牛将他的菜倒进称上的箩筐里称重。
孔榆看了眼称,又拿着那竹片看了看,在竹片用炭笔写了几个数字。
“茄菜九十斤,一等品,半文钱一斤,付你四十五文,拿着这竹片往右继续走,那里有人给你钱。”
张大雨一听这菜价双眼立即亮了,说是市价,他以为是一文钱三斤,没想到居然是少见的一文钱两斤。
他道了好几声谢,高兴地担着空箩筐往右边去,那里坐着个俊俏少年,少年身后堆着好几个装满铜钱的箩筐。
张大雨走过去将手里的竹片交给少年,竹片上的字他不认识,看起来就像是随便画的。
余亭看了竹片上面的数字一眼,转身从身旁的箩筐中数出四十五个铜板递过去。
给了钱,又将竹片放入另外一个箩筐中,那里面已经堆了数百个这样的竹片。
“这不是红石村的人么?真的是什么菜都收吗?”
张大雨一行人往回走时,刚到的人认出了他们,连忙拉着他们询问。
将手中那串铜板给问的人看,张大雨笑道:“都收呢,晒焉了没事,但有老叶黄叶的,会扣些钱,”
“那是应该的,哎,你们明天还来不?”
“来啊,我家里还有些菘菜呢。”
“只要想到不用再卖粮给马家,让我一天担几趟菜过来都行。”
“就是,想起马家那些畜牲,我就牙痒痒。”
“……”
黄昏时,给完了最后一笔钱,余亭捶了捶肩膀站起身,也不去休息,找了根绳子就去穿箩筐中的竹片。
时昔带着食水过去,就看到四人围着穿竹片的情景。
“先吃饭吧,今天辛苦你们了。”
孔榆站起来笑道:“确实有些忙不过来,明天得再加些人了。”
周景书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