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逻辑是不同于朱元璋对许多人的认知的。
光是那股子洒脱劲头,便不是旁人能比的。
朱元璋瞧着王布犁竟然大胆的牵着他女儿的手逛街,哼了一声。
到底是经常同仙女进行敦伦,对于公主的身份,也不忌惮,直接就上手。
这小子果然胆子大的很!
真以为咱不知道你在夜秦淮体验过冰火两重天项目了?
如此奢侈的行径,朕都未曾体验过。
至于什么民间未婚妻第一次登门给包红包,也不知道是不是从仙境当中知道的“惯例”。
寻常百姓家,哪有未过门的媳妇就去男方家里的?
至于最后王布犁在大街上说的话,倒是让朱元璋极为满意。
兵马司的人可多是朱元璋的心腹士卒,若是能随便让人刷脸放心,他这个当皇帝的就睡的不安生了。
太子也被他支走,早早的休息去了。
至少陪陪他的媳妇,趁着咱现在还力壮,能抗好多年呢。
朱元璋身边就剩下伺候的宦官了。
“王布犁啊,朕到底要瞧瞧,你去了国子监能给咱什么样的惊喜。”
第二天。
王布犁并没有按照朱元璋的意思直接去国子监,而是照例巡视工地。
因为就快要干完了。
旁边又建造了一个堆放垃圾的地方,待到垃圾焚烧玩之后,再放些木柴之类的。
越是要到项目完工之前,越不能放松警惕。
尤其是这点小活,也用不着玩什么打生桩的谣言。
工部员外郎于文明也终于松了口气,工程总算是要完工了。
特别是王布犁每日都要来巡视一圈,甚至还要随机叫住几个工匠与他们交谈,询问一些事情。
于文明可知道王布犁是怎么端掉一个子部的,故而他一丁点都不敢放松警惕。
毕竟他这个员外郎的职位,屁股还没坐热乎呢。
等回了县衙之后,王布犁写了份表扬信,叫人送给兵部尚书,希望能让许多巡夜之人向昨天那些士卒学习,如此城中的治安便有了更多的保障。
百姓的生活有了安全感,他们才会感到幸福,那违法犯罪的事情也就相应的减少许多。
至于捕头钟牛针对疑似自杀刘有江的排查,还没有进展。
王布犁表示知道了,像这种线索少的案子,又不是着急破获。
他只是暂且让副使主持江东桥巡检司的工作,看看他的工作表现,是否提拔他或者再从别处调过来。
其余巡检使也时不时的来同王布犁汇报最近的工作,因为刘有江的突然身死也吓到他们了。
他们生怕是王布犁叫人下的手,谁让刘有江曾经刁难过驸马爷的家人呢。
我查我自己,那当然查不出来任何线索了!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当中,王布犁与刘有江之间是有旧仇的,怀疑对象自然就直指王布犁。
可这种事,他们又不敢去说,也不敢去敲登闻鼓禀告陛下,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是王布犁指使人杀的。
难不成也给朱元璋说一句莫须有。
那死的就是自己了。
池武等人相信天子还是更信任王布犁,而不是他们这些人。
王布犁当然不会想这些巡检使在想什么,只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揪点下面人的小辫子,让他们老老实实干活,供他驱使,莫要做些违反大明律的事,免得牵连他这个上官。
驿丞对于王布犁是极为满意的,因为兵部真的给他们补充了驿马。
这其中没有王布犁的奔走,那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拿不下来的,更不用说换一个其余的典史来推动此事了。
直到处理完了县衙的事情。
王布犁才骑着小黑子走向国子监,看看报名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事情过了三天,该冷静的也冷静下来了。
校长李文忠已经整理好了报名人的花名册,他拿给王布犁看。
“目前已经报名了两千七百三十一人,这些人都送走的话,国子监一下就冷清起来了,把那些夫子们气得够呛,连读书种子方孝孺都拦不住。”
李文忠很满意王布犁的那一番话,直接拐走了许多学子,要去北方历练当官。
一个是李文忠说十年后才开科举的刺激,一个是干得好直接当官。
“这些人可不一定能够全都去的,至少半路上打了退堂鼓,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极为劝退的。”
“你说的对,但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可以让他们觉得不是谁报名都能去的,都是通过自己竞争才获得这个机会,后悔的可能性就会小一点。”
王布犁翻着花名册仔细的瞧着,后面还记载了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