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他都已经当上了皇帝,成为了九五之尊,却仍然被钱所迫,多憋屈啊!
……
与此同时,这桩事情还在不断发酵。
很快,太子殿下那边,也得知了此事。
对于自已这个十二弟的才情,朱标是打心眼里佩服的。
尤其不管是他之前所颁布的考成法也好,还是一条鞭法也罢,那都是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好法令。
对此,太子朱标那自然也是十分赞成,并暗中不断推波助澜,帮助法令的落地与实施。
可是现在嘛……
不得不说,即便是太子朱标,也觉得十二弟有些操之过急了。
当然了,他并不是觉得这条法令不好。
恰巧相反,对于普及教育这件事情,朱标是相当认可的。
有了广大的文人作为基础,选拔出来的人才都必然会更加优秀!
这自然就为大明今后的统制,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是好事儿啊。
可是……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太子朱标觉得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是眼下最为急迫的。
甚至可以往后稍微挪一挪,等到时机成熟、国库充盈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毕竟,这项法令的颁布和实施,其中所需要耗费的银两,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于现在本就压力重大的国库而言,无疑是更加雪上加霜,增加了负担。
最重要的是,教育这项事业,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投资了马上就能够看得到回报和效果。
那是一个水磨工夫,最快也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初见成效。
要想真正影响到整个大明,那少说也得花费至少二十年的时间,先培养出一代学子出来才行。
可现在大明才刚刚建立,如何就能够去赌二十年后的事情呢?
正因如此,太子朱标觉得这件事情有意义,但意义不大。
至少对现在的大明而言,并不是最紧要的事情,所以可以先搁置,从长计议。
……
唯一看懂了摄政王朱柏长远布局的刘伯温,在朝会散了之后,将浙东派的诸位召集起来,大家私底下商议了一会儿。
才刚说服了杨宪、宋濂、方孝孺等人,他们就接到了消息,知道了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都对摄政王殿下的这桩法令颇有微词。
于是,众人不敢有半点耽误,立即起身,朝着摄政王府邸的方向而去。
他们摆明了身份,进入了府邸之中,来到了摄政王殿下的书房里。
没有任何寒暄,刘伯温直截了当将他们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给了摄政王,并且还着重向摄政王殿下阐述了当前的具体情况。
“这么说来,不论是父皇还是太子皇兄,他们对本王所颁布的法令,都并不支持?”
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所以摄政王朱柏丝毫不慌,不急不缓地说道。
刘伯温无奈地点了点头:“的确也有别的因素制约,毕竟现在国库紧张,库存本就不多,即便全部拿去支持教育普及,也是杯水车薪,办不成大事。”
闻言,摄政王朱柏微微颔首。
“那你呢?你们又是怎么想的?但说无妨。”
摄政王的目光率先落在了方孝孺的身上。
方孝孺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古语有云,有教无类。进行教育普及的确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过,微臣倒是觉得,不妨先将教育普及的年限放宽些,十二年的时间太长了。何不改为六年或者三年呢?这样一来,国库的压力也能相对要轻松几分。”
朱柏并没有立即点评或者回答方孝孺提出的意见,而是扭头又看向了宋濂。
“宋濂,你又是怎么想的?”
稍微思索了片刻,宋濂认真回应道。
“回摄政王殿下的话,老臣以为,倒不必立即全大明境内进行推广实施,我们可以找一到两个试点县城,进行试点尝试,倘若效果出色,再缓缓推广不迟。”
不得不说,宋濂的这个想法虽然有些保守,但实际上却是当下最为可行的方案。
既有妥协的地方,也有坚持的地方。
主打的就是一个互相制衡,保证两边都不得罪,并且还能够把事情给办成了。
不得不说,宋濂的肚子里,还是有些东西的。
“杨宪,你是怎么想的?”
“启禀摄政王殿下,老臣以为,兴办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杨宪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之色。
“这对我大明而言,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天大好事!唯一有些尴尬的,便是这用钱方面了。”
“老臣以为,既然国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