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不逝,姬姓卫氏,卫国第39代国君。
对于这位历史上被称为卫成侯的君主,用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小国君主的无奈。
在卫不逝继位的第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56年,卫国发生了一件事情。
或许是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自感于国力弱小的卫不逝,最终选择自贬为侯。
这也就是卫不逝的父亲被称为卫声公,而他自己则是被称为卫成侯的原因。
不过这都是前世发生的事情了,如今依旧还是卫公的卫不逝,正在中军大帐之中与联军主将公孙颀相对而坐。
看着自己面前的卫不逝,公孙颀脸上浮现了一抹和善的笑容,“如今齐国大军已经近在咫尺。”
“大战在即,不得有一丝半点的懈怠。末将已经下令,大战之前军中不得饮酒。”
“末将身为一军主将,应该为麾下士卒做好表率,实在不好用酒水来款待卫公。”
说话之间,公孙颀从身前几案之上端起了一个陶碗,“只能够以水代酒,感谢卫公此番前来慰劳我军的盛情。”
“治军如此,司马真乃天下贤才。”
目光注视着面前的公孙颀,卫不逝脸上泛起了一抹欣赏的神情,同样举起了身前的一个陶碗。
“既然军令如此,寡人也不好违犯。”说出这一番话语之后,卫不逝将手中水碗向着前方遥遥一敬,“寡人便用这碗水敬司马。”
“司马,请。”
“卫公,请。”
两道声音在大帐之中响起,卫不逝与公孙颀两人目光相对,一道郑重之色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两人脸上。
数息之后,将水饮尽的卫不逝却是并没有将陶碗放下。
不断摩挲着手中陶碗的同时,卫不逝久久没有说话,与此同时一抹凝重之色在他双眼之中悄然浮现。
一直在关注着卫不逝的公孙颀,自然没有忽略他脸上的神情变化,一道询问声便是出现在了大帐之中。
“不知卫公可是有话要对末将说?”
“这……”
当公孙颀的询问在耳畔响起,卫不逝的头缓缓抬了起来,脸上立时出现了一道迟疑的神情。
看到对面的卫不逝神情如此,公孙颀语带宽慰地说道:“卫公不必如此,此地只有你我二人,卫公尽畅所欲言。”
听到了公孙颀如此说,又经过心中的片刻纠结之后,就听卫不逝压低声音说道:“不瞒司马,得知齐国十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寡人心中实在有些忐忑不安。”
“如果可以的话,还望司马能够给寡人交個底,此次大战我联军究竟有多少胜算?”
面对前方卫不逝此刻心中的那一抹惶恐,公孙心中并没有半点嘲笑,更没有对这位卫公有半点轻视。
此次大战联军与齐军兵力加起来超过二十万,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身为主将、手握十三万大军的他心中都充满了凝重之情。
更何况是站在城头之上便能够看见远处十万齐军,心中难免惴惴不安的这位卫国国君呢?
心中略微思索片刻之后,公孙颀缓缓从坐席之上站起身来,看向面前卫不逝的目光之中却是多了一份抱歉。
“此前末将专心于军务,未能及时通报战场形势,这才令卫公心中产生犹疑。”说出这一番话语的同时,公孙颀已然来到了卫不逝的面前,“这是末将的过错,还请卫公受末将一拜。”
“司马不可……”
眼见自己的一番话语问完之后,面前的公孙颀这般动作,卫不逝当即也是从坐席之上站了起来。
赶忙上前一把公孙颀扶起身来,就听卫不逝说道:“司马实在言重了,寡人不过是想询问一下司马心中对于战局的把握罢了。”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此战究竟是胜还是败,末将无法在大战还未展开之时回答卫公。”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公孙颀的视线直直地移向了面前的卫不逝,一道无比郑重的神情出现在了他的双眼之中。
“但是请卫公放心,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力保濮阳城不失、力保卫公平安、力保卫国社稷无恙。”
公孙颀这三个力保一出口,再加上他脸上的那一番神情,卫不逝心中的担忧却是在一瞬之间便消失了大半。
仿佛一股压抑之气随风消散,卫不逝的脸上却是泛起了一道发自肺腑的笑容,“有司马这一番话语,寡人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便算是落了地了,此次寡人没有白来。”
这一番话语落下之后不久,卫不逝便在联军主将公孙颀的亲自护送之下,离开了魏国四万大军所驻守的营寨。
亲眼看着卫公一行人的车驾缓缓消失在视野之中后,公孙颀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不见,取而代之则是满脸的严肃神情。
卫公卫不逝这一次的行程,分明是在告诉身为主将的公孙颀,他们已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