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六百余年之前的周室发生内乱,韩侯韩若山根本不会生出参与其中的念头。
要知道那时候的周室可不是如今这般的孱弱,它不仅拥有着一支强大的军队,更是牢牢占据着天下最为富庶的王畿之地。
那时候的周室完全是一个庞然大物,就算是宋国这样地位崇高的公国、齐国那样地处东海之滨的强国,也远远无法与周室相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出自《诗经》的名句,放在六百多年之前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那个时代周室强大的最好写照。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就像悬挂在夜空之中的月亮不会永远完满一样,周室也不可能永远强盛下去。
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霜雪雨,遭遇了无数场危机之后,周室已然是一片江河日下的局面。
伴随着魏氏、赵氏、韩氏三家瓜分晋国,伴随着周威烈王姬午承认三家成为诸侯,周室不仅失去了晋国这个自己最大的依仗,更是将周天子的权威败落得荡然无存。
如今的周室被三晋之一的韩国从西、南、东三面包围,它就像是韩国的一个出气筒。
虽然碍于周天子的身份,韩国不能明目张胆地对周室下手,但是韩国在暗地里韩国的动作可是一点不少。
每每韩国败落于周围其他大国之手的时候,周王畿之外总会出现一队队身着绿色军服的韩军士卒。
可以说,韩国已然将周王畿当作了自己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并且走的时候还会带上一点点的东西。
面对韩国这样肆无忌惮的举动,周室往往都是无可奈何,能够做的也只是在内心之中痛骂而已。
不过即使周室已然衰落至此,韩国却还是对它有些不放心,一直期盼它的实力再衰弱几分。
而此番伴随着西周公姬灶的离世而发生在西周国的一场内乱,无疑是给了韩国一个十分合适的介入周室内部的契机,也让韩侯韩若山看到了继续削弱周室的希望。
面对着韩若山看向自己的视线,韩叶略微沉吟之后,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盘算。
“启禀君上,臣以为我韩国应当主动介入此番西周国内乱,并且帮助公子根登上西周公之位。”
“一旦此事成功,那么我韩国不仅能够获得缑氏之地,更是在周室之内收获了一个伙伴。”
一番话语说出了韩国帮助姬根登上西周公之位的好处之后,韩叶向着韩若山躬身一拜道:“这对于我韩国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听完了韩叶的这一番分析之后,韩若山轻轻地点了点头,很显然他也对于帮助姬根进而进一步削弱周室很有兴趣。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直站在一旁默默不语的司马韩悦,却是开始出声发表起了自己的意见。
“君上,臣有话要说。”
听到韩悦的声音,韩若山立刻便将视线移了过去,脸上更是显出了几分郑重之情。
距离三晋之间的邺城之会已经过去了一年,在这一年之中因为先前战败的关系,韩若山虽然对于身为相国的韩叶依旧恭敬,但是却免不得疏远了几分。
而前次对魏国的战争之中崭露头角,并跟随前往邺城的韩悦,则是在这一年之中因为出色的表现获得了韩若山的赏识,他的职位也由原来的将军晋升为了如今的司马。
看着眼前由自己一手提拔到司马之位的韩悦,就听韩若山沉声说道:“司马有事,不妨直言。”
“多谢君上。”
向着面前的韩若山躬身一拜之后,韩悦缓缓抬起头来,先是将视线移向了一旁的韩叶。
“君上,臣以为相国刚刚的建议十分正确。我韩国的确应该介入此次西周国的内乱,也应该帮助公子根,只是……”
听到韩悦话说到一半便停下了,韩若山当即追问道:“只是什么?”
韩若山的声音落下之后,韩悦的视线也从一旁的韩叶移了回来,然后就听他沉声说道:“只是我韩国要做的却不是帮助公子根登上西周公之位,而是将原本的西周国一分为二。”
当韩悦的这一番话语落下之后,韩若山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而一旁的韩叶却是开始询问了起来。
“司马选择如此做,可有缘由?”
“当然。”只见韩悦对着韩叶生出两根手指,沉声说道:“我之所以建议将西周国一分为二,而不是扶持公子根登上君位,原因有二。”
“其一,虽然公子根深受西周公姬灶的喜爱,但是他始终不是西周公之位的合法继承人。若是我韩国出兵扶持其登上君位,恐怕会引起天下之人非议。”
“其二,就算我韩国能够助公子根登上西周公之位,他或许会亲近我韩国,但是未来西周公呢?”
“若是能够趁此机会将西周国一分为二,周室的力量势必会更加衰弱,我韩国也可以少些许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