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第271章 朱元璋郁闷啊!别的太子恨不得早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1章 朱元璋郁闷啊!别的太子恨不得早点(1 / 3)

第271章朱元璋郁闷啊!别的太子恨不得早点登基,太子朱标偏偏不皇位

陈寒也没有打算狡辩,当年范仲淹平定西夏的计策是实行了,也实行了好几年,效果很好,但并没有彻底消灭西夏,所以才会认定这是错误的。

但陈寒并不这么认为,于是他解释起来。

“当年范仲淹平定西夏之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并不见得是他的计策有问题,

而是宋朝当局,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等待范仲淹计策成功。

范仲淹的计策是以十年为准绳计量,他希望用堆城寨在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

但是北宋当局却希望能与西夏一决雌雄。

当时的北宋内部纷争不断,文武不齐心,他又是改革派。

说白了不是西夏当时强大,而是范仲淹是改革派,他动了太多权贵的利益。

那些权贵不希望范仲淹继续在那个位置上待着,没有了范仲淹在背后大力支持,西北平定西夏的计策也就随之瓦解。

当年范仲淹评定西北的计策是对的,最终失败,也不是因为外敌太过强大,而是北宋内部起火。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下,范仲淹能够强行往西夏腹地推进了上百里,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如今我大明改革已经成功,我想诸位同僚都已经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

就像刚才赵部堂和宋部堂说的那样,在吏治方面,有考成法的督促官员们恪尽职责、不敢懈怠;

赵部堂所言,我大明今年的赋税收入达到了两千八百万两之巨,

官员们的俸禄提高,海内升平,有着强大的基础来支撑,我大明在北边用兵,也有强大的凝聚力来保证北边建设城镇不会半途而废。

如今大明想要专心发展南边,要专心经营岭南,要专心经营海洋贸易,进一步的稳定西北、东北以及瓦剌、鞑靼就必须得稳扎稳打,不能多线开战。

所以执行以城镇为基础一步一步蚕食掉鞑靼的国土的计策是对的,这个方向没有错,

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层面的问题。

而在执行的时候,宣府总兵赵怀德在边关开通互市贸易,建设零散的市场便能够吸引鞑靼商人和内地商人共同贸易已经证实,

在鞑靼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每个部落都对大明敌对,

他们的百姓也热切期望和平,以此为契机,瓦解鞑靼内部的部族,拉一批踩一批,即便有些部族对大明怀有敌意,

晋王、谷王、肃王、庆王他们所率的兵马,也可以轮番抵御他们。

一方面练兵另一方面发展贸易,我想才是真正治理西北的良策,不知诸位同僚有何感想?”

陈寒解释完了之后,大家也都清楚,就如同陈寒说的那样。

当年的范仲淹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范仲淹制定的计策有问题,反而他的计策非常的高明。

他在抵抗西夏的党项族的时候,把边关的城寨进行修缮,形成城镇,串联起来形成强大的堡垒,对西夏进行倒逼,这个政策是相当正确的。

而且当初的范仲淹手上仅有一两万人,可是他分成了好几部。

这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训练。

哪里有西夏人进攻,除了遵守本地的这一部分兵力进行抵御,其他的兵力也可以轮番支援,互为犄角。

而在城镇内部呢,又发展双边贸易,让两国民众可以互买互卖,促进交易。

此消彼长,令西夏防不胜防。

最后这项政策被废掉,还是因为范仲淹进行庆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他的改革得罪了大批的权贵,这些权贵通过内部把范仲淹给赶下了台,所以才导致他的推进政策失败。

这不是范仲淹的政策有问题,而是北宋内部,官场争斗导致。

陈寒现在重新启用这项政策,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政策的好处。

盲目的穷兵黩武与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争斗,是没有意思的。

反而是步步为营,逼得游牧民族不得不和农耕民族合作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当初的北宋只占领中原的一部分,兵力太少,国力又不强,内部官员心又不齐,当然得失败。

可如今的大明不一样,大明现在广有四海,改革又成功了,国力蒸蒸日上,百官同心协力,与当初的北宋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然可以实行这项政策。

陈寒的一番分析之后,所有官员都是心服口服,最后一致同意,可以实行,同意谷王和宣府总兵在宣抚和镇守在山西的晋王在大同一带形成近千里的城镇建设群。

每过三十里便建设一座城镇。

一方面拉拢鞑靼内部部族之间进行贸易,分化掉鞑靼内部的力量。

另一方面,也要把水泥路面铺设下去,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从而切断掉鞑靼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