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章 釜底抽薪(1 / 2)

朱由校身为皇帝,有诸多方法收拾藩王,勋贵,乡绅。

以前,他以铁腕手段惩治陕西,河北,山东,北直隶官场的贪污**,将各省官场杀得血流成河,他亦能以勾结建奴,资敌为由,杀的晋商片甲不留。

然而,相较贪污,资敌,不论士绅以何种手段拖税欠税,这些事对朝廷而言都不大,难以快刀斩乱麻。

杀尽江南百万兵。

不至于。

真的不至于。

陵邑制度?

告缗制度?

此言出,许多官吏差点吓哭。

汉武帝的迁茂陵令横空而出,陵邑制度下形成强干弱枝。

把江南欠税的乡绅迁到京师附近,这对形成地方势力的乡绅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

既方便就近控制,又瓦解对乡绅对家乡控制。

既不血流成河,又实现收税目的,关键能抑制土地兼并,让乡绅的钱流动起来,在市场重新分配,朝廷政令直达乡里,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皇帝手段,何止一石三鸟,堪称一力破万法。

这是收拾乡绅,抑制土地兼并,强化朝廷控制的最强手段。

告缗制度,汉时举报商贾,今皇帝让举报乡绅,加之处于江南奴变前夜,家仆,家奴举报,双剑合璧。

这两项连环杀招祭出,江南士绅会快速土崩瓦解。

皇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拔本塞源。

这两项制度对武帝时代的商贾乡绅杀伤力奇大。

若是皇帝手段更狠辣些,将欠税的乡绅迁徙去西北边境,事情将彻底大条。

关键以皇帝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的性格,他提出来了,十有**要推行,这次欠税的乡绅怕要遭大罪。

这时,军器部尚书,内阁官吏徐光启匆匆起身,步伐混乱走到殿中央,急声说:“陛下,即将春节,臣请求回家省亲,趁机劝说松江府,南直隶乡绅补齐税款。”

刘一燝,钱龙锡好几名出身江南的官吏纷纷请求回家省亲,劝说地方乡绅,地主。

若皇帝真办法类似迁茂陵令的做法,实施户邑制度,强行迁徙江南欠税的乡绅,或江南大族去北地,松江府徐家,钱家,顾家好些家族要远离故土,北上京城乃至前往边疆。

“哼。”

朱由校怒哼。

徐阶出身松江府,父亲仅为县丞,家族顶天是小官僚地主家庭。

然而,仅仅二十年,这小型的官僚地主家族,发展成兼并二十四万亩土地的巨无霸型的官僚地主家庭。

即使存在大量百姓挂靠,官员投献,徐家控制的土地亦是非常惊人。

经过陕西之行,他龙场顿悟,朝廷折腾乡绅权贵,百姓安居,国家安稳,朝廷折腾百姓,乡绅权贵侵占朝廷财富,户部财政拮据,国家越来越积贫积弱。

大明文官势力强大,以前皇帝不敢杀的人他杀 以前不敢管的事他管 。

朱由校怒语呵斥:“朝廷将某些乡绅想的太好了,以为是耕读世家,遵守朝廷基本的律令,实际上,他们全是豺狼虎豹。

每天给一个甜枣,哪天少给一个他就骂你,每天抽十鞭子,哪天少抽一鞭子他就感恩戴德,事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朕给他们的机会够多了。”

听着皇帝数落,百官大气不敢喘,内心更焦急万分。

以前,皇帝或许没有这底气,但现在皇帝掌兵,控内阁各部,他有这个底气。

自古来,陕西,山西处于强大军政集团统一管理之下时,从来没有人能够从绝对地理劣势的河北翻盘。

现今,皇帝踢走军中勋贵,蛀虫,控陕西,山西,制河北,山东。何况皇帝在陕西,河北,训练新军。

加之,或许是整饬吏治,或许是九边战事的缘故,皇帝一改常态,大量北方官吏进内阁各部。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皇帝向北对抗建奴,向南出手收拾乡绅。浩浩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时,反贪局局长薛国观出言说:“陛下,乡绅欠税,拖欠仅是手段,免税才是目的。朝廷素来没有免税政策,却有士绅勾结县令胥吏事实做到不交税。

每当朝廷官吏分派赋税时,部分乡绅,豪强地主向农民转嫁,加重农民负担。

乡绅把自己应纳的赋税分成细数,洒派给在籍农民,谓之“飞洒”。

乡绅将自己的土地假称隶属逃户,绝户,谓之“诡寄”。

乡绅购买农民土地,却不接受应承担的赋税,仍由出卖田地的农民交纳,谓之“包纳”。

种种现象非江南独有,臣建议,抓典型,树典范 进行严惩,以免乡绅违法乱纪,无法无天。”

朱由校清楚松江府钱粮历年拖欠极多,乡绅拖欠,县官或包庇,或无计可施,渐渐的,各方习以为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