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说着,拱了拱手道:
“这是朝廷公议,中书也拟了圣旨,请贵妃用印吧。”
说着,脸上已经颇有不耐,上前两步,几乎逼到了御座珠帘之前。
潘贵妃吓得脸色苍白,只能强行稳住身躯,用愤怒的眼神掩饰自己的无助。
潘仁美见状大怒,喝道:
“寇准,你大胆”
他正要训斥,寇准直接转身历声喝道:
“住口,潘仁美,不要逼我等把你的谋划说出来!”
“若到那时,你想全身而退也难。”
李昭明见状,也出班上前看着潘仁美呵呵笑道:
“潘太师,你也不用等了,你的人来不了了。”
见众臣纷纷看向自己,潘仁美只犹如万箭穿心,脸色苍白得倒退一步,再不敢多言。
潘贵妃见此,彻底泻了气,本就虚弱的脸上已经没有了血色。
跟随潘氏的大臣更是面色沮丧,低头思考自己出路。
王延龄见状,叹了口气道:
“好了,如今天下疲弊,人心不稳,陛下又病重多日,不能视事。”
“需尽快立下国本,临朝辅政,以安人心,这是我等公议,潘太师也是认可的。”
“既如今已经有了定论,就不要再拖了,诸公!大宋经不起动荡了,国事为重啊!”
自从去年征夏开始,他就如屡薄冰,战战惊惊。
如今皇帝又成了活死人,加上国库亏空,各地不断涌现乱民,他不得不拆了东墙补西墙,挖空心思小心经营。
生怕大宋在自己手里崩溃,如今已是身心俱疲
此时,蔡京却在冷眼旁观,只觉得逼残邕王之子太值了,有了寇准这些人,都不用自己正面出手,就把潘仁美父女击溃了。
而且这些人在朝堂上表现如此得强硬,只要自己稍加挑拨,就能让端王心生介蒂。
以自己对端王的了解和奉承,不出两年,就能权倾朝野,独领风骚
一番语重心长的劝解之后,见再无人出言,王延龄略显欣慰得点点头道:
“既然诸公都没有异议,就立端王为嗣,用印吧!”
在众臣饱含攻击性的注视下,潘贵妃只觉得大殿如同冰窟一般寒冷,取印的手不由自主得哆嗦起来。
正在这时,只听外边一声喊道:
“我不同意立端王为嗣!”
众人一惊,忙向殿门看去,见曹斌、包拯二人正走入殿中,这句话正是曹斌所说。
众人顿时无语,满朝大臣都没了说辞,你算干嘛的?
与众臣不同,见曹斌突然出现,寇准立刻惊疑不定起来,自己明明已经吩咐杨家女将封锁城门,这家伙怎么会突然冒了出来?
他单独回朝倒没什么,就怕他带兵返回,那样就又有变数了。
想到这里,他先是不悦得看了佘太君一眼,又看向曹斌道:
“忠靖候,你们不在江南镇守,为何擅自回京?”
不过,他也不欲多做纠缠,直接摆手道:
“你二人治理江南有功无过,先回部中交任吧,等候朝廷封赐。”
潘贵妃见曹斌突然出现,像是突然复活一样,心中雀跃已极,听到寇准的话,立刻强撑着身子道:
“曹曹卿家,你对立嗣端王有何异意?”
王延龄、寇准、蔡京等人闻言,顿时眉头紧皱,潘仁美却暗自骂街。
曹斌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抢夺兵权,破了寇准等人埋伏,然后兵围垂拱殿,逼迫朝臣改立小皇子为嗣。
你直眉愣眼得跑到朝堂与众臣辩论,有个屁用。
不过勇名大于官声的勋贵,哪个大臣会重视你的意见?
于是连使眼色,提醒曹斌。
曹斌却并不理他,带兵逼宫,那是最后的手段,就算成功也会引来诸多忌惮,得偏宜的也是潘仁美。
曹斌怎么肯为他做嫁衣裳?再者说,他也不是来辩论的,而是要把水搅浑。
于是,在听到潘贵妃询问后,曹斌直接道:
“端王不当立!”
“他性好游乐,偏嗜书画小道,喜宠邪癖小人,轻佻少断,贪财好色,不足以君天下!”
众臣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连包拯都不可思议得看着曹斌。
这几句话相当于对着端王直接开骂,把他的未来钉到了昏君一列。
太特么勇猛了,你是真不怕端王报复啊!
还有什么性好游乐,贪财好色,你确定不是在说自己吗?
包拯此时都有点佩服曹斌了,正想说句话为他弥补一下,曹斌却继续说道:
“包大人此言,时常让曹某感佩,因此我二人冒死进谏,万不可立端王为嗣!”
听到后半句,包拯五十年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