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鸦片战争,相较于克里米亚战争,不管是规模,水平,还是烈度,都是小儿科了。
完全十倍的差距都不止。
而清廷一开始把外交权力全部交给两江总督,而后又移交给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
但是这些人,压根没有国际视野,愚昧不堪。
这群人通常有两个极端,在对方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拼命耍横,极度强硬,一个比一个秀自己的硬骨头。
而一旦对方动用武力之后,立刻就怂。谈判的时候,根本不会讨价还价,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条件,全部照单全收,直接签字。
但是签完之后,又准备毁诺,又不去执行。
总之,完全一言难尽。
皇帝问了之后,群臣果然又是老一套,不必理会之类,让两广总督周旋之类。
因为西洋诸国说要修约,已经好几年了,威胁也好几次了。
满朝文武,包括皇帝在内,根本不知道这一次的重要性。
不知道英法诸国,已经从克里米亚腾出手来了,这次要对中国动真格了。
皇帝道:“洋夷发出照会,说若是不履行承诺,就要派兵攻占广州城,诸位臣工如何看?”
端华道:“他们这样威胁得还少吗?”
“我们大军何止百万,来,尽管来!”
讨论一阵之后,最后还是老观点。
交给两广总督,交给广东巡抚。
但是对他们有严厉要求,不得有损国格,不能失了天朝威严。
而整个过程中,苏曳完全一言不发。
一是他级别不够,还没有资格和军机大臣们议政。
二是他说了也没有用,清廷就是典型的赌徒心理,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被人砍一刀见血是不知道痛的。
伱现在出头,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遭人耻笑。
退朝之后,皇帝依旧留下苏曳,在三希堂私下会见。
果然,关于洋人修约的事情,皇帝连半句都没有问。
因为在皇帝看来,这就是一件小事,每隔几个月,洋人就会发一次照会,大家都习惯了。
皇帝道:“新军很好,要扩编,你先提交一个折子上来,然后我们再议。”
“是,皇上。”
皇帝道:“但有件事情要和你说,满朝文武有大半都是出于八旗,现在对你意见很大,对新军意见也很大,甚至对朕…”
苏曳道:“臣惶恐。”
皇帝道:“没什么惶恐不惶恐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点道理朕还是懂的。”
“新军很费钱,如果扩编到五千的话,你觉得大概要多少银子?”
现在新军,其实就剩下一千五了。
扩编到五千的话,就是还需要招募三千五。
先期的安家银子,饷银,购买枪炮,物资等等。
还有原有一千五百人的饷银,弹药等等。
所以,一开始要支出二百万两银子。
而后,每一年都需要投入一二百万两银子。
贵是真的贵。
苏曳说出了这个数字,皇帝都稍稍吸了一口气。
皇帝道:“接下来要重建江南大营,恢复江北大营,到处都要花银子,所以财政会非常紧张。”
“而且你也看到了,满朝勋贵对新军非常排斥,所以户部那边的银子,可能会比较难要了。”
完全可以想象,会非常难要,翁心存现在就是户部尚书。
皇帝道:“你继续准备,银子朕来想法子。”
“对了,苏曳关于新军那边,你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朕做的吗?”
苏曳一愕,这么好吗?
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扶持新军了,甚至恨不得拔苗助长。
苏曳道:“新军之中,有一批秘密队伍,隐藏在敌人内部,他们无法公开,无法公开封赏。所以臣私底下,想要为这些人讨个出身。”
皇帝道:“这简单,朕给你圣旨,给你几个空白官身。”
原本觉得很难的问题,轻描淡写就解决了。
其实,对于清廷的财政危机,苏曳是再清楚不过了。
只能说非常勉强支撑,想尽一切办法捞钱,拼命地卖官,但还是不够。
否则,也不会让湘军自筹粮饷,使得湘军其实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军阀。
所以,新军眼前所需的二百万两银子,真的不是那么好拿出来了。
当然,倒是有一个法子。
那就是裁撤八旗或者绿营,裁撤个两万人,这笔钱就省出来了。
但是苏曳不敢提出这个意见,皇帝也不敢这样做。
如今八旗对苏曳新军敌意如此大,甚至对皇帝扶持新军,打压八旗而不满。
你现在提出要裁撤两万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