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232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1 / 5)

“先来吃饭,下午跟我去龙江船厂。”

朱雄英回到了东宫自己的院落本打算小憩片刻,上午的操练和长途奔波,虽未让他如其他少年那般疲惫不堪,却也感到些许倦怠。

然而,他却被刚从文华殿批完奏章回来的朱标叫住,只得随着一同前去用餐。

“是,父亲。”

东宫的饭厅内,由于是家庭用餐,所以没有小孩和妇人不能上桌之类的规矩,吕氏和朱允炆、朱允熥已经落座,朱标的主位是空缺的,然后吕氏坐在左下手位置,她对面的也就是朱标右下手位置是留给朱雄英的,朱允炆坐在吕氏的下一位,朱允熥跟朱允炆相对而坐。

这个座位顺序,自然是按照尊卑长幼来排的。

桌上摆满了菜,东宫小厨房的厨师做的其实算不上珍馐美味,毕竟菜做的太好对于厨师来讲是一个负担,把贵人口味养刁了纯属折磨自己,但整体看起来还是不错的,而且肉菜不少,营养很跟得上。

朱雄英瞟了一眼,肉菜就有燌羊肉、清蒸鸡、椒醋鹅、烧猪肉,然后每人一碗米饭,桌上还有香油薄饼、豆沙馅砂糖小馒头两种额外的主食,青菜就比较有说法了,有很多的野菜。

是的,野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东西,自然是因为朱元璋要让后代子孙都知道百姓的辛苦,所以把他吃过的野菜列了个清单,规定宫里做饭也必须有,其中就包括苦菜根、苦菜叶、蒲公英、龙须菜、蒜薹、匏瓠、苦瓜、齑芹、野薤等等。

这些野菜虽然大部分不太好吃,但是都挺败火倒是真的,而且搭配较为油腻的肉食一起食用,也能起到解腻的效果。

不过既然经过宫里的厨师制作,那么当然就没那么苦了,反正朱雄英觉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跟蔬菜沙拉吃起来差不多,不过朱允炆看起来倒是很挑食,筷子从来不往野菜上面碰。

朱雄英转了一下手腕,用筷子的尾端指了指用筷子直接指,哪怕不指人也不礼貌。

朱允熥皱着眉头吃了两口,不过倒是获得了意外的爽感,就是那种苦到一瞬间后的略微甘甜。

不过如果说餐桌上最受人欢迎的食物,那肯定不是味道有点类似糖醋里脊与椒烤羊排混合的椒醋鹅,而是红烧鲥鱼。

虽然有着“食不语”的规矩。

但是,但是,这条肥硕的鲥鱼是朱标亲手钓上来的,而且考虑到餐桌上的气氛有点冷,作为一家之主,朱标也想说点什么。

所以朱标打破了规矩,放下筷子开口说道:“你们可知这鲥鱼是怎么来的?”

“可是父亲钓来的?”朱雄英很会捧场。

“不错!”朱标难得话痨,“鲥鱼乃是东南特产,而鲥鱼之中,以应天、镇江二府这一段江面的鲥鱼最为肥嫩,乃是洄游鱼,夏天到秋初会在长江和支流的河流里产卵,然后才会返回大海,这条鲥鱼就是它们游向大海的时候钓的,等到都游走了就没得吃了,再吃就得等明年了。”

而这时候,朱允炆也插嘴道:“东晋郭璞注《尔雅注疏》中有,鲥鱼,即鯦,当魱,海鱼也,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

鲥鱼体腹丰肥,尽管鱼身多刺,但肉质鲜美,从衣冠南渡开始,便与名梗“莼鲈之思”里的鲈鱼,并称为江南美味,属于是在史书上比较有名的,朱允炆小小地秀了一把文学知识,朱标也夸赞了两句。

实际上,樱桃、梅子、野杏、鲥鱼、野鸡,都是大明祭祀宗庙的贡物,既然是给祖先上贡的,那肯定都是有可取之处的。

既然朱标都说话了,吕氏也试图打破沉默,对餐桌对面的两兄弟说:“上午的训练都很辛苦吧?多吃点肉。”

朱雄英和朱允熥客气了一下,随着朱雄英回归,朱允熥的日子其实好过了不少,一方面是有大哥顶着,吕氏没心情关注他了,另一方面则是平常生活起居也多了一些照顾。

而朱标则是关心了一下他们在幼军里的训练,随后说道:“若是身体酸痛,就去寻戴院使开些膏药外敷,或是扎两针。”

“日日这般训练,便是铁打的人也熬不住,这些孩子还都长身体呢”

听着吕氏的念叨,朱标皱了皱眉,倒是没把“妇人之见”说出来,只说道:“下午训练下午读书,半天没什么熬不住的,以前元末的时候,他们这個年纪抄个木棍都得上战场了,有哪个农家子说自己熬不住?”

吕氏不说话了,朱允熥感受到这种尴尬的气氛,心中五味杂陈,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与继母吕氏之间的关系倒是还不错,但他和吕氏之间就一直微妙而复杂,如今大哥回来了,作为家中的长子,更不得不在这复杂的关系中小心翼翼地处理。

接下来的餐桌上,除了偶尔的筷子碰撞声和咀嚼声,再无其他声响,每个人仿佛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允炆、允熥,你们也都来长长见识。”

吃完饭,朱雄英和朱允炆、朱允熥跟随朱标乘坐马车前往京城西南方的龙江船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