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麻麻~~是汪汪~~
苏桃桃趁着下午有空,先把计划书写了。
基地从小学到中学是免费教育,但是育红班苏桃桃打算收费,一个学期收五块钱。
九年义务教育其实是从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实施,目前岛外的教育也是收费的。
小学大概六块钱一个学期,初中大概十二块一个学期,所以农村很多家庭供不起孩子读书,尤其是女孩子,大部分都没上过学。
苏桃桃不由地想起村里的小梅子,无父无母,却有一个省吃俭用咬紧牙关送她上学的好奶奶。
而村子里大部分像她这样的女孩子是要留在家里带弟弟妹妹,没有机会去上学的。
相比起来,基地鼓励并且免费给孩子们提供教育,简直是乌托邦一般的存在。
关于育红班,苏桃桃尽量不要占用那么多基地的资源,家里有老人家帮忙带孩子的尽量自己带,但是有工作能力的青壮年,最好能有一份工作,有了工资,自然也愿意花这几块钱。
目前有两大难题摆在苏桃桃的面前:
1、如何是解决家属们的就业问题。
没有工作就代表着没有必要把孩子去育红班,工作和育红班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
2、育红班的选址。
基地小学和中学都是提前规划好,早就划分好区域和家属区一块建设起来的。
基地同时配套建设的设施还有医院、邮局、大食堂、礼堂、供销社等等。
基地不同于其他的国营厂,工厂有岗位家属就可以上岗,一般的工人、后勤人员都基本没有太多的要求,稍微找个人带一带就能上岗。
但是基地的性质不同,随便一个后勤人员都是专业人才,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政审才能进入研究中心工作。
基地学校的老师有高中毕业的要求,而且岗位也就那么几个。
一般随行过来的家属,尤其是有些资历的老职工家属,都是像钟姨这个年纪,没上过什么学,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找基层的工作。
但基层的工作岗位也就供销社和食堂那几个,僧多粥少,早就满了员。
所以基地经过商量得出的结论是没必要再浪费资源开设免费的育红班,六岁以前家属自己在家带就行。
不带家属也没事干。
所以没有预留过育红班的位置。
把工厂和育红班这两件事捆绑在一起做一个方案,通过的概率比较大。
苏桃桃的想法是,在岛上办一个小型的工作坊,先解决部分家属的就业问题。
建立工作坊的同时办一个附属育红班,类似于国营厂的子弟托儿所。
请两个有责任心的、对孩子有耐心的家属当保育员,负责照顾孩子。
再请一两个有点文化基础的老师负责启蒙和教孩子们规矩。
前期育红班的规模差不多就是这样。
经过这些日子的思考,苏桃桃已经放弃了前期需要大资金投入罐头生产线的想法。
是她好高骛远过于想当然,这里毕竟是生产落后的七十年代,摆在眼前的诸多现实问题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况且她还没钱,一来就像搞罐装椰子汁,这个步子一下子迈得有点大。
她首先要考虑的是她提出来的方案可行性高不高,领导会同意的概率高不高,而不是一味地不切实际的假太空。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从十几二十个人的小作坊做起。
这年头不允许私人开厂,小作坊自然挂靠在基地,前期的费用也由基地垫付,苏桃桃有信心可以盈利。
前期目标自然是收支平衡,解决部分家属的就业问题,到了后面做大做强到能够为了提供科研经费这种大饼,苏桃桃自然也会给领导画上去。
至于做什么,她也已经想好,前期的投入的资金不大,可行性很强,就看领导方的想法了。
至于唐老那里,苏桃桃暂时还没有提,等看看育红班的招生情况再说,这一周先带傅远航去上课,都需要时间磨合。
一整个下午时间,苏桃桃都在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大几页纸。
天使宝宝尘尘都已经坐不住,所有喜欢的玩具玩过一遍,进来看了麻麻好几次。
见她没有发现自己,没有打扰她,又乖乖出去玩冬冬送给他的陀螺。
尘尘还不会抽绳子,只会用小肉手拿着陀螺放在地上转圈圈,即便是这样,他也玩得很开心。
爸爸送给他的小坦克,他也很喜欢,已经摸过无数遍,放在桌子上自己“吨吨吨”配音“开”了好几回。
尘尘把小凳子搬到二楼能看见灯塔的窗户前,爬上小凳子眺望着灯塔,试一试能不能看见守灯塔的爷爷。
可是太远了,尘尘试了好几次都看不到。
尘尘趴在窗户前,小下巴枕在自己的小肉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