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3月19日,明末最大的义军首领,大顺王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殉国,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灭亡。这场灭国之战的主角李自成此时一定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以为大顺王朝一定可以取代大明,君临天下。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拥兵百万的李自成就在一片石之战中被清兵和吴三桂联合大败,李自成如丧家之犬般的逃出了北京,不久就战死于湖北九宫山。
关于灭亡明朝,气势正盛的李自成为何迅速败亡的原因,很多人都归咎于李自成进京后所采取的纵容手下抢掠明朝官员的措施。不错,李自成纵容部下抢掠官员的财物,搞得人心惶惶,确实是李自成败亡的原因之一,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看看清兵入关以后,对明朝官员的劫掠比之李自成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清军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掩盖了这一切。
我个人认为,李自成之所以迅速败亡,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李自成缺乏敏锐的战略眼光。
作为一个皇帝,敏锐的战略眼光是必不可少的。李自成之所以败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战略失误。诚然,李自成身经百战,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但是战略上的错误是无法用战术的胜利来弥补的。
李自成占洛阳,攻开封,在中原五败明军,占领襄阳。然后席卷荆襄,在襄阳建立了大顺政权,自称新顺王。建章立制,设百官,宣布“三年不征,一民不杀。”为了确定下一步的战略方针,李自成和部下进行了商讨,形成了著名的“襄阳决策。”
在商讨战略方针的时候,李自成的部下一共提出了三个方案供李自成选择:
一个是牛金星提出的“先取河北,直走京师”的方案。
一个是杨永裕提出的“先取金陵,断明朝漕运,再事北伐”的方案。
一个是顾君恩提出的“先据留京,势居下流,难济大事,其策失之缓。直捣京师,万一不胜,退无所归,其策失之急。不如先取关中,为元帅桑梓之邦,建国立业,然后旁略三边,资其兵力,攻取山西,后向京师,进退有余。方为全策。”
最后,李自成采取了顾君恩的建议,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占领北京的策略。不久,李自成歼灭从陕西来攻的孙传庭部,顺势攻占关中。然后改西安为西京,定国号西京。接下来出兵山西,占领北京,灭亡了明朝。
其实三个决策中,唯一正确的就是第二个,先取金陵,抢占东南半壁。这是因为,李自成没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主要依靠抢掠来维持自己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流寇”,而李自成为了争取民心,他四处传说“迎闯王,不纳粮。”这也就意味着李自成只能通过劫掠官员富户来维持巨大的开销。
为了摆脱襄阳决策的错误带来的影响,为了解决财政的危机,李自成不得不采取了大规模的“追赃比饷”行动。在北京,大顺政权成立了“比饷镇抚司”,由刘宗敏和李过主持,将明朝的勋戚文武大臣集中起来,严刑拷打,追赃助饷。虽然在短时间里,得到了大批的财物,缓解了大顺政权的财政压力,但是,也给大顺政权带来了灾难,使得大顺军纪败坏,官员离心离德,为之后的败亡埋下了隐患。
另外关中到北京这一段,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十分利于大规模骑兵的驰骋,对于清朝骑兵来说简直就是自家的草场,这也导致李自成在一片大败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被清兵追着打,最终死于九宫山。
而南京不同,首先,江南未经战火,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李自成若占了江南,一定可以满足大顺军的开支。另外,江南水系纵横,河网密布,对于善于野战而不善水战的清兵而言十分不利。李自成若能抢先一步占据富饶的江南,便可以坐观明朝抵挡清兵,而自己在江南偷偷的发展实力,待实力充足,可以乘着明清两方两败俱伤之势骑兵北上,扫平二国,一统天下。
强盗思维使得李自成没有看出顾君恩战略的先天不足,贸然兵进关中,北上京师,使得大顺失去了与清朝之间的缓冲,开始直面强大的清军。最终一败涂地。
二李自成轻视清军和吴三桂。
李自成进京后,没有立刻进军山海关,而是贪图享乐,纵容士卒追赃助饷。李自成不是不知道清兵正在关外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进入中原。然而,灭明战役的顺利结束,极大地助长了李自成的嚣张气焰,他自以为大明已亡,天下已定,清朝不过是个蛮夷,不足为虑,而吴三桂也只是个亡国余孽,只要自己稍加招抚,一定可以让他为自己守住山海关。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李自成的意料,吴三桂居然拒不投降。李自成于是亲率十余万大军北上攻打吴三桂,当时吴三桂只有5万兵马,自知不是李自成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了满清摄政王多尔衮。野心勃勃的多尔衮早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吴三桂的投降正和多尔衮之意。
李自成率军抵达一片石,与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