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夫撑竿,将船缓缓靠岸。
岸上同方庆遥、阿笙父子二人一样,前来码头接人的乡亲们如同浪涌一般,同时往前挤。
乌篷船停靠在岸边,旅客三三两两地从船上下来。
等在码头上的乡亲们,顺利接走从船上走下的亲朋,有说有笑地离去。
眼见客船上的人似乎下得差不多了,方庆遥都未见到大哥以及自己的两位侄子,不由地转过头,向儿子确认,“阿笙你记性好,那位老乡过来给爹爹传口信的时候,你也在。日子同时辰爹爹可是都没记错?”
阿笙肯定地点了点脑袋。
这下,方庆遥不由地疑惑了。
他既是没听错,亦没记错,莫不是那位老乡传错了话?
方庆遥对阿笙交代道:“阿笙,你先待在这,爹爹上去问一下船夫,看下一班客船大抵是什么时候……”
话尚未说完,手臂被阿笙的手肘碰了碰,阿笙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爹朝前看。
方庆遥顺着阿笙的视线,瞧见了从站在船头的大哥方庆柱,以及拎着两个行李箱,站在大哥身后的两个侄儿。
这会儿雨渐渐地小了,只是码头风还是挺大大。
阿笙十分怀疑,他大伯跟他这两个堂哥就是因为雨小了,才肯出的船舱。
丝毫没有顾及过,下着雨,他跟父亲两个人要在这人来人往的码头寻人有多难。只顾着他们自己舒坦。
隔着挺远的距离,方庆遥撑伞热情地喊:“大哥!!”
方庆柱一身灰布长衫站在船头,扫过弟弟身上穿的墨绿绸衣,也朝弟弟挥挥手,唇角却是向下。
三弟就是运势过人。
当初那么多人进城逃荒,多少人乡亲死在了半道上,属三弟运气最好,搭上了一位厨子的马车,进了城。
如今更是开起了酒楼。
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
不过老天到底是公平的,可能三弟的运气在阿笙这用完了吧。
方庆柱不动声色地瞥了站在方庆遥身后的侄子,又眼露自豪地看了眼自己的两个儿子。
是个男丁又如何,模样长得俊俏又如何?
不过是个哑巴。
一个哑巴,又怎么能支撑得起一家酒楼?
方庆遥撑着伞走近,方庆柱眼底的嫉妒藏了个干净,
方庆柱脸上已是一脸和煦的笑意:“真是对不住了,三弟。下这么大的雨,还麻烦你同阿笙出来接我们。”
方庆遥忙不迭把伞往大哥方庆柱的头上撑了撑,伸手扶了兄长柱下船,“大哥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可麻烦的。”
视线落在大哥身后,跟着他们一起的两个侄儿,又是一脸的惊喜:“呀!方永、方骏都长这么高了?!都是大小伙了!你们没带伞吧?最近这天气总是出门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儿就狂风大作,说下雨就下雨的。
乡下来城里一趟路途远,路上耽搁的时间也长。
我猜你们出门时,可能未必会想着带伞,就多带了几把出来。没想到还真的派上用场了。”
方庆遥絮絮叨叨地说着,转过身,喊阿笙把手里的伞给两个哥哥。
方庆柱见了阿笙,和蔼着神色,主动同阿笙搭话,笑呵呵地道:“好长一段时间没见,我们阿笙是出落得愈发俊俏了。阿笙过了年,都十七了吧?订了亲事没有?”
阿笙疑心,他大伯是成心的。
爹爹分明在先前的回信里头,提过为他相亲的事有多着急上火。
阿笙把手上的伞递给两个堂哥,腾不出手来比划,只抬头看了一眼大伯。
眼神谈不上轻慢,反正同热络没什么干系,方庆柱只觉得这胸口莫名堵得慌。
方庆遥可还记得阿笙“肖想”前都督府千金的事儿呢,这会儿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道:“快了,快了。大哥,我先带你们出去坐车。”
方庆遥在前头领路。
方庆柱没想到前几个月还在回信当中,跟他诉苦,说阿笙的亲事总是迟迟订不下来,这一眨眼的功夫……竟是快了。
…
方骏比阿笙还要大上十个月,他前年就闹着要娶媳妇,爹爹不肯,说没有绕过哥哥,弟弟先看亲的道理,会被人家笑话,就这么一直拖着他。
真逗,还关心阿笙订亲了没有。
怎么不关心关心他亲儿子呐?!
还是三叔对阿笙上心!一个哑巴,都这么忙乎地给阿笙看亲。
方骏对阿笙是又嫉又羡,当即酸溜溜地道:“爹,人家阿笙可是酒楼的少东家,不愁没有姑娘喜欢。是不是啊,阿笙?”
说着,落后一步,转过脸去捏走在后头的阿笙颊边的嫩肉。
方骏的力气大得吓人,捏人脸可疼。
阿笙小时候吃过亏,没等方骏碰着他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