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靖难之役,吾弟当为尧舜> 第267章 火烧阿里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火烧阿里山(1 / 2)

明军一直在等待龙船上下达最后的命令。

对于是否会真的放火烧山,明军这边也是很不确定的。

皇帝好战、喜战,并且心狠手辣。

但即便是远征倭国四岛的时候,皇帝对于妇孺这方面也是比较宽容的。

明军在山下等候,陆续派出了两批使者去劝降。

在明军的不断催促下,终于有女人与小孩离开村寨和山洞,来到山下投降。

当然了,这些蛮人妇孺也不会说自己是投降,只说是下山而已。

明军将这些妇孺安置在山脚下的营寨里,等待皇帝的处置命令。

到了第三天晚上,举火烧山的命令还是来了。

密旨是李唯义单独接收的。

据说这位忠心耿耿的大明将军哭了许久,将那封圣旨妥善保管在一个密封的铁盒子里面。

直到数十年后,北义王在伏尔加河畔去世,这个铁盒才被李家后人打开。

被油纸和蜡封保管的圣旨很陈旧,但依然字迹清晰。

圣旨上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只有用墨水写成的两行字:朕愿损寿三年,换天下万世太平。

第二天清晨,李唯义下达了火烧阿里山的命令。

明军在山下泼洒油脂,紧跟着点燃了那些已经砍

倒、晒干的树木。

地上枯萎的灌木、野草,也跟着燃烧起来。

大火借着风势,很快漫山遍野的烧了起来。

哔哔波啵的声音中,地面上腾起两层楼房高的火墙,向大山深处蔓延。

无数飞禽走兽惊慌的逃离山区,向着小琉球岛西面的平原逃散。

但除了飞禽和一些善于奔跑的动物之外,很多都被烧死、熏死了。

小琉球岛上气候温暖湿润,就算是秋季的干燥季节,树木草叶中也有不少水份。

但这水份不至于阻挡大火的蔓延,只会造成更多的浓烟。

浓烟让人窒息,再加上热浪的蒸烤,不多久便会悲惨的死去。

而且大火并不是一条直线蔓延过来的。

火焰随着大风飘散开来,在整个阿里山上下形成铺天盖地的大火。

灰白浓烟滚滚,将远处的山脉轮廓全部给遮蔽了。

明军的斥候快马加鞭,在岛屿西边的平原上观察火势蔓延。

到了当天下午,斥候回报,说大火已经蔓延了两百多里,所过之处皆为焦炭。

李唯义也有些心惊。

这么大的火,蔓延两百多里,明军的这么点人手,根本无法扑灭这么大规模的山火。

然而皇帝的口谕也跟着到了。

朱允熥让人传话给李唯义,说不必担心山火的蔓延,很快就会天降暴雨,将大火的蔓延控制住。

李唯义本来将信将疑,可是到了晚上,果然天降大雨。

这下李唯义算是彻底服气了……

一天的大火,一夜的大雨,让山火终于停止了。

大火之后,山上的蛮族死了多少人,实在无法估计。

这个大肚王国是由许多部族构成,本身没有完善的国家管理制度,也不存在统一的、权威的官吏体系。

有些小部族或者小村落,甚至都不知道大明入侵的事情,就在大火中灰飞烟灭了。

而最惨的是一些躲在山洞里的蛮族,数十人、上百人的被熏死在山洞中……

侥幸活下来的蛮族,陷入了两难之中。

有人冲出山来报仇,但是在明军的火枪面前只能是送死。

有人灰溜溜的出来投降,总算是得到了一条活路。

也有人还想继续躲在山里,但是明军已经开始准备第二次烧山。

没人敢怀疑明军放火烧山的决心,所以蛮族纷纷走出山地,向明军、向汉人投降。

这里有农具,有耕牛,有种子,有鸡鸭。

这里还有汉人负责传授耕种和养殖的方法。

幸存的蛮族人在

农庄里住了下来,从狩猎改为耕种。

在此后的两三个月里,也有人尝试逃走。

但汉人的农庄管理者,只发放五到十天的口粮。

如果贸然逃亡的话,恐怕就要饿死了。

要知道,现在山上经历了大火之后,除了黑乎乎的焦炭,可没有什么能够维生的东西……

等几个月之后,稻米丰收,人们的心思也就终于安定下来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也都在朱允熥的预料之中。

民以食为天。

蛮人也是人。

只要稳住了粮食这个大问题,蛮人也并非不能降服的洪水猛兽。

只是这一场大火下来,蛮人也真的元气大伤……

火烧阿里山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