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匈牙利内战,不管是彼得还是米尔恰都没有扩张的心思,但如果是自己送上来的,那得思考一下再做决定。
七年的时间瓦拉几亚就几乎统一了巴尔干,这样的速度放在游戏里那就是稳定度减3。现在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么大的土地。
在攻占塞尔维亚后,彼得对那些抗命的贵族进行处决和流放,对于听话的贵族采取迁移政策,同时派遣修会和教会进行传教。有时候他不得不一边扩张一边同化。
不得不承认,塞尔维亚地方的矿产太丰富了。光是银矿就找到了三个,铁矿在保加利亚和马其顿地区找到不少,还有铜、煤、锡等矿产,瓦拉几亚将部分矿产承包出去,赚了不少钱。
利用这些资金,对于地方的行政规划就更加完善。就算那些贵族想要耍招,也不会得逞。
彼得亲自前往斯梅代雷沃稳定局势,驱逐了不少天主教贵族,并建立起东正教浓度极高的地方政府。对于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彼得也是多加防备。
瓦拉几亚全国各地建立起了征兵处,征召士兵一般都经过军事训练,征召日期大多在半年以上,为了让他们安心打仗,会提前发一些军饷当做士兵家庭的生活费用。
瓦拉几亚的征召兵一般从十七岁开始征召一部分人进行军事训练,基本是每20户人家就要出一名士兵,经过训练,他们会在边境或者其他地方驻守,三年之后,就会成为预备役,战争时会回来上战场,如果你跑了,那你的家人就要流放,你的财产就会被没收,伱要不怕可以试试。
外国人也可以参加瓦拉几亚军队,但要从低级职位开始。这是为了保证公平,而之前彼得设立的军事学院也进行了扩建,军官开始源源不断的加入军队,军队质量也在提升。
目前瓦拉几亚在全国有70个征兵处,最多可以征召5万人,这个比例是欧洲最高的。加上常备军,一共可以召集9万人的军队。刨去防守的,能用的大概有5万上下。
这样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了,而在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使用冷兵器的时候,瓦拉几亚军队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火绳枪和火炮了。火器在战斗中展现出来的威力让两位统治者非常重视,因此采用各种政策扶持军工产业,现在瓦拉几亚的火器可以说是欧洲
此外,瓦拉几亚国内一些从事佣兵行业的人政府采取招安的政策。将他们整编进佣兵团,战争开始后会让他们打头阵,待遇也和常备军一样,其目的就是减少他们闹事的几率,下岗再就业了。
彼得将佣兵团放在波斯尼亚的边境上,这些佣兵很快犯了老毛病:劫掠,他们频繁骚扰波斯尼亚边境,而克罗地亚还在向罗马教宗请求支持,所以波斯尼亚得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中央集权的架子终于被彼得和米尔恰搭建出来,新崛起的军功地主和自耕农,工商阶层和教会都在往里填充各种东西,地方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受到限制,分裂的苗头被掐死,不用像西班牙那样粘合的费心费力。
同时,中央集权的发展也表示各个阶层都有共同的诉求,农民需要更多的土地,军队需要更多的军功和赏赐,商人和手工业者需要更多的市场,这些都需要国内稳定的环境和对外扩张才能做到。而彼得也顺应他们的愿望,稳定住国内的同时逐渐统一巴尔干,领土不断扩大,所有人都非常满意,他们对巴特兰家族的支持也愈发稳固。
在军功赏赐上,彼得采取的官秩表和军衔制激发了底层民众参军的热情。在三次对奥斯曼的征服中,共有超过2000人获得不同的军衔,超两万人获得土地。其中一半是来自农民和市民阶层,在军官层面,尽管贵族仍占大头,但比例逐年下降,更加热情的底层民众正在取代他们的地位。
即使贵族逐渐丧失了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但在经济上的地位依旧稳固。为了补偿贵族,米尔恰授予贵族一些经济上的特权,包括税收优惠,投资工场优惠等,彼得也在新颁布的法令中给予贵族在造船业和航运业中优惠和特权。依靠着大公给予的优惠,也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维持销,贵族开始大规模投资工商业。
纺织、面粉、丝绸、印染、造船,只要是能赚钱,他们都有参与,而且他们也只是有优惠,在市场里,还得跟民众争夺,经过优胜略汰,决定最后的胜利者。
工商业者也可以通过赚钱和贵族联姻进入上层社会,这在北意大利不叫什么新鲜事。所以在瓦拉几亚,这种新兴贵族逐渐多了起来。依靠土地为主要收入的传统贵族逐渐减少,这是大公愿意看到的,这些土地贵族是保守派的基本盘,改革必须减少阻力。
在所有经济因素中,教会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他们通过吞并新月教的土地实现资产膨胀,奴役着突厥人为他们劳动,除了粮食,他们还会经营酿酒、纺织、磨坊等产业,有些寺庙还充当着银行的作用。
教会经济的增长带来的是对权力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的侵蚀,每年都有超过10个修道院开工,有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