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游戏竞技>让你当县令,你开启商业革命?> 第1章 皇帝老儿就给那么点钱,谁爱加班谁加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皇帝老儿就给那么点钱,谁爱加班谁加去!(1 / 2)

永乐六年春。

随着空气中的温度渐渐升高,应天府的南郊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树枝上新生的的绿叶,嫩芽里蕴含的生命力,还有鸟儿欢快的歌声,无不让人感受到勃勃的生机。

此时距离那场恐怖的靖难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了。

这六年来,建文一朝的忠臣义士已经彻底的销声匿迹,《太祖实录》也被永乐帝一改再改,那些靖难的功臣们是老的老,死的死,宁王朱权也已经在南昌扎下了根,鸡鸣寺里面的那个穿着黑衣的老和尚也已经开始开坛讲经了。

那段昏暗的岁月,彻底的成为了历史。

应天府,江宁县。

晚日已照城郭,可这大街小道上却依然是熙熙攘攘,从商铺里、从小摊上传来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此时在贯通南北城门的大街上,一个身形魁梧,胡须黑白掺杂的老者背着手走在大街上。

这老者身穿一身深褐色的麻衣,眉头紧锁,时不时地抬头看一眼两边的商铺,但是眼中的神色却是更加的复杂。

但是饶是如此,也难以掩盖他身上的那一股霸气!

当然,如果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不是霸气,那是王者之气!

在这老头身后,跟着一个同样身穿布衣的小孩子。

这小孩子大概也就八九岁的样子,长相和那老头有着八九分相似,显然是那老头的孙子。

这孩子并没有像街上其他这么大小的小孩一样牵着爷爷的手,而是学着他爷爷的样子背着手,抬着头,左瞧瞧,右看看,颇为神气!

突然,那孩子对着前面的老头喊了一声,“爷爷,爷爷,你快看,那县衙为什么这么早就放衙了呀?”

那老头闻言回头瞧了一眼。

那衙门口围满了人,但是县衙的大门上已经挂了一个木牌子,上写“放衙”两个大字。

那老头只是瞧了一眼,随后就继续往前走去,同时漫不经心地道,“可能是那家的人有什么事吧!”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停下了脚步,同时扭头向后看去。

在他身后,那小孩子哦了一声,也没有多问,但是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面那宽阔的脊背不动了,他来不及躲闪,直接撞了上去。

“哎哟,好疼啊,爷爷你干嘛呀?”

那老头没有回答他,只是扔下一句,“猴崽子,跟我过来。”随后便大步朝着那衙门口走去。

那衙役在将那块木牌挂上后,大喊道,“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已过,今日放衙,若有要事,明日赶早!”

那一圈百姓闻言也是转头离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仿佛已经习惯了这样,又似乎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真是这样吗?这可是大明朝啊!

大明朝的皇帝除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以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卷!

太祖朱元璋是这样,当今圣上永乐帝是这样,未来的仁宗、宣宗乃至代宗、宪宗都是这样!几乎除了那位大名鼎鼎的明堡宗,就没有一个不卷的!

后面的那些还干点人事,都只是自己卷,但是开国这两位,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这两位可不管那些。

我身为皇帝,我都这么能干,你下面的大臣怎么能偷懒呢?

因此从朱元璋开始,就制定了十分严苛的考勤制度,要求所有的官员都和自己一样勤政爱民,当然,钦天监这个除外。

虽然后面朱允炆将其放宽了些,没有那么的严苛,但那也是因为隔辈传,有代沟。

朱棣就不一样了,这位和老朱那叫一个像,刚上台,赏罚完了之后,就把老朱的这一套给学来了。

因此这永乐一朝的官员那也是相当的苦逼,起的比那汤谷的金鸡还要早,睡得比那看门的黑狗还晚,干的比那耕地的老牛还多。

中央这样,那地方的官员也不敢乱来,绝大多数也都勤于政事。

但是这江宁县就有点两样!

一般地方的衙门处理政务都得干到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像是应天府周围这些人口密集的县城,甚至能干到戌时(七点到九点)!

毕竟这些地方的人口数量庞大,仅仅江宁一县就有两万五千户,人口超过十万。

这么大的县城,每天发生的矛盾那是数不胜数,就是一天干十八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干完!

经常就有县官一手拿着干粮,一手拿着惊堂木办案!

但是即便这样,也只能说得上是勤劳能干,也还达不到勤政爱民的高度。

毕竟,上面那位,每天批阅奏折批到子时(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忙的时候,丑时都还拿着笔!

这位倒好,才刚过申时,就……就放衙了?

那老头盯着放衙两个字,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脸色铁青。

终于,这老头在深深的吐出两口气之后,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