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桥,竞争非常激烈。”
“而且朝廷规定考题范围,别的东西学了也没用。”
“他们只能将全部精力放在其中,才有可能比拼的过他人。”
朱雄英眉头微皱,有些无法理解这番话。
陈景恪暗自摇头,他毕竟年幼,且生长在皇宫。
不能真正了解培养一个读书人有多困难,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读书人的难处。
可以说,读书人高分低能,就是科举制度的锅。
但反过来说,朝廷也有很多无奈。
正如前世的高考一样,很多人都批判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
然而问题来了,什么叫素质教育?
一节钢琴课几百块,普通百姓家有这个条件吗?
出国去参加某某活动镀金,普通人家的孩子有这个能力吗?
或者说的直白一点,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
谁更有机会成为那个有‘素质’,被大学录取的人呢?
答案已经不需要说了吧。
所谓的‘素质’,是需要大量金钱砸出来的。
真全面改革,开展所谓的素质教育,被特招的九成九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普通人家的孩子,更难读大学。
应试教育的问题很多,可他至少给了普通人家的孩子努力的机会。
科举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的,考的科目越多,对普通人来说路就越窄。
陈景恪也想过,对科举提出更高的要求,考更多的科目。
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又听了一会儿,朱雄英忽然说道:“景恪你那个两年刀笔吏的提议确实很有必要。”
“否则我真不敢想象,这些人直接出仕会是什么后果。”
陈景恪叹道:“其实这个法子也有很多漏洞,必然会有人借着关系逃避为吏,只是眼下确实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朱雄英也点点头,这一点他们之前就分析过。
普通人会遵守这个规定,官宦家的子弟有太多办法逃避,比如借调。
可这个制度有总比没有好。
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刀笔吏磨炼出来,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正说话间,忽然酒楼安静下来。
陈景恪和朱雄英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正疑惑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
“方孝孺,真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