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只是听她男人转述过,爷爷还有奶奶对王子辰聪慧机灵的形容、夸赞。
直到今天她才有机会抱着王子辰仔细的体验了一番。
给她的感觉吧,她只能说孩子的爷爷奶奶是一点没夸张,这王子辰机灵、聪慧、安稳的一点不像是一个刚满一周岁的顽童。
自己能跑能跳,甚至能够自己解决个人生理问题。
因为胳膊实在是不够长,而且力量太小的原因,依旧需要大人在旁边辅助。
可无论如何,这二大娘生平仅见。
王子辰绝对是唯一见过的最让人惊艳,最让人难忘的小孩。此刻的她有些相信当初那个南蛮子给王子辰算的命了。如果王子辰未来没有大成就,怎么会在这么小的年纪,表现出如此的不凡。
其实在王子辰的记忆中,往后几十年,他二大娘都是不信这些东西的。可是王子辰这么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例子摆在她面前,除了这样的解释,她也想不出别的原因。
尤其是也只能用这样的原因来接受自己女儿的平凡普通。
好在这个所谓的平凡和普通,也得看和什么人比。
事情处理完了,正好他们三个也都吃饱了,现在就等着干粮出锅,给那群干活的送过去就行了。
她们索性就待在这里屋说起了闲话。
王子辰也意外得知,老宅的屋顶也漏水了。
昨天的雨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母亲直接建议爷爷奶奶干脆先搬回来,等过了年,化了冻,去河东村买点瓦片,将屋顶好好修补一番。
到时候愿意回去住,那就回去,不愿意就继续待在这里。
奶奶却摇头叹了一声,说他爷爷不愿意。
用的理由还是那句话,分家了那就有分家的态度。
这话一出,不管是母亲还是二大娘,都无话可说了。相比母亲,二子娘对于爷爷的固执,那是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可随后他们又说这河道的水涨了这么多。
去河东村买瓦片就只能绕路了,但现在也不确定那边的路,有没有被水冲断,还好不好走。
“唉,你说这村子里的砖窑好好的,干嘛不生产了呀?”母亲无奈叹息。
“你不知道?”二大大娘右腿往炕上一盘,说起了他们村砖瓦厂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倒闭关门的主要原因。
总结起来就两条,质量不好,卖的又贵,自然而然的也就被市场淘汰了。
再加上到现在以前在砖窑厂里干活的那些人的工资,都没有发下来。甚至二大娘说那砖窑厂里的几个窑口的砖,都被人扒走,用来抵账了。
“那河东村的还买咱们村的砖窑厂干什么?”奶奶毕竟是年纪大了,她的活动圈子又小。在一些事情上的见解,自然是比不上年轻人的。
“还能是什么?他们河东村的砖窑厂,早就被私人承包了,这无非就是看上了咱们这的砖窑厂呗,也想要承包下来,这样他就有两个厂子,好几个窑口,一块生产,到时候他就可以大量出货。”二大娘还真的颇有见底。
王子辰听了微微点头,二大娘还在继续说,“别看这两年咱们村子里盖新房的不多,但是其实大家手头都存下钱了,估摸在明后年,建房的肯定会一个接一个,到那个时候,他这俩窑厂的供应量,都未必赶得上。”
母亲和奶奶有些面面相觑,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这些是我从孩子他舅舅家听来的。”或许是怕母亲和奶奶追问其中的原因,她也属实说不明白。
看着母亲露出的疑惑,奶奶也解释了一下,这二大娘舅家的那边的情况。原来二大娘的一个哥哥还是当老师的。
母亲脸上当即露出了然的神色,怪不得,这年头当老师的见识,都很不一般。
书香门第!
二大娘的脊梁也不由自主的直了,感觉今天憋在胸口的一口气,总算是吐出来了。
人就是这样,除了父母子女,这再好的朋友,也难免要比较一番,正如那句话所说,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
接着他们又说了很多村子里的八卦。
真假难辨,但王子辰动了心思。
首先,他这二大娘的哥哥是说的一点没错,现在已经是91年底了。
虽然很快便会迎来一批下岗潮,但是对他们这的影响几乎微乎可微,再加上92年、93年确确实实是村子里大翻修的主要时间节点,尤其是村的东边那条破旧沙土路,也要迎来修整,会修成崭新的柏油路。
这一系列的加成之下,也促进了这个村子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可以预见到,那个时候对于各种建材的消耗和需求,都是很大的,如果引导爸妈将那砖窑厂给承包下来,这之后的事情大有可为啊。
不过,他现在还不知道承包专业厂需要多少钱。
但想来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