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4 / 11)

可随时上报户部,朝廷定会全力支持。

思绪如狂澜翻涌,林小风又挺拔腰身,提出了另一项雄心壮志的宏大计划,倡议朝廷创建一所皇家研究院及其分支学府,广泛收纳全国各地的奇才异士,专注于药物器械的研发创新,期待在危急关头能为朝廷打开新局面,更长远地造福亿万黎民百姓。靖江帝聆听着这番论述,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显然对这一提议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好感。然而,这份雄心壮志并非得到了全体朝臣的一致认可,工部侍郎汪一松对此议案表示了疑虑,二人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而富有深度的辩论。林小风立场坚定不移,深入剖析科学精神的本质,强调研究院的目标在于培养兼具深厚学术底蕴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与工部固有的工匠培养体系迥然不同。

王颖超脸上的疑云仍未彻底消散,林小风进一步深入剖析:“确实,任何革新举措在起步之初都会面临各种挑战,然而随着时间流转,百姓会逐步意识到,他们缴纳的这笔款项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晚年安逸和购置房产提供保障,商户也不会因此增添额外的成本负担,反倒是百姓将真切享受到实惠。这将形成政府、商家与百姓相互促进、共享繁荣的良好局面。即便有少数人持反对意见,我们也可将这笔款项视为百姓预先履行的一种‘社会福利责任税’,并公开、透明地公布费用的使用情况,将其比作对新建住宅的提前投资,我相信,经过这样的解释和引导,百姓终会理解并欣然接受。”

站在一旁的王颖超,心中充满了疑惑与疑虑,对于林小风的决策持有几分保留态度。然而,林小风坚信刘舜中蕴藏着无限潜能,他严厉告诫刘舜中务必要恪守法规,严谨执行每一道程序。王颖超忧心忡忡的是,当前研究所的开销庞大,再加上城郊新建住宅所需的巨额资金,财政状况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紧绷状态。对此,林小风坚决主张保障研究所的科研投入,并预见到火器与青霉素的研究成果终将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面对短期内可能面临的资金短缺,林小风果断拒绝了王颖超提出加重商户罚款以缓解压力的建议,转而倡导征收助老金和宅金两种新型税收。这两种税收不仅能辅助百姓养老安居,还能确保商户不会因此承受额外的压力,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刘舜中在林小风的教诲下,脸上浮现出惭愧之色,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构想——在荒地周边建立一座锦衣卫训练基地。林小风听罢,眼眸中闪烁着赞同的光芒,毫不犹豫地表示大力支持这一规划。

林小风见状,适时地给予劝导:“做事不可急功近利,我们的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经营,而非短暂的一时暴利。须牢记,金钱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带给民众福祉,而非单纯的积累。”

靖江帝静观其变,不动声色地权衡双方的立场,最后毅然决然地降下圣旨,批准筹办皇家研究院。然而,新晋户部尚书书文旭对新政仍心存顾忌,他担忧工匠阶层的文化素养不足,无法达到“格物致知”的哲学境界。对此,林小风犀利反驳,他指出,尽管工匠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术教育,但他们通过实践经验摸索出的“格物”之道,在诸如青霉素提炼与火器制造等革新领域取得的突破,其价值和贡献,即便是博学鸿儒也不一定能及。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而林小风的声音却犹如洪钟,在殿堂中掷地有声,他以振聋发聩的言辞,直指当今社会对工匠智慧的普遍低估,深刻阐明了青霉素此类重大发明对于国家实力升级的关键作用。

靖江帝静听着林小风慷慨激昂的演说,内心波澜起伏,尽管面临着诸多分歧与疑虑,但他依然对创立皇家研究院的决心坚定不移。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国家昌盛、文明进步的长远布局,是一个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君主所必须做出的前瞻性选择。他坚信,只有尊重并利用好工匠的智慧,将科技与文化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开创一个繁荣强盛的时代新篇章。

群臣屏息倾听,林小风的每一字一句都似铁凿击石,铿锵有力,穿透每个人的心扉。他的语气中流淌着刚毅与沉稳,继续陈词:“陛下,科学这片浩瀚疆域,远非工部掌舵的技艺所能全揽。如今的工部匠人,虽个个怀揣一手绝活,然受制于传统的口耳相传之法,面对时代巨浪的洗礼,怕是有心无力。那亲传亲授的手艺,如同封印在岩洞深处的古老符咒,固然宝贵且神秘,却也因此束缚住了眼界,隔阂了知识的系统化和创新发展之路。故臣恳请陛下开恩,批准设立皇家研究院,开启一条前所未有的革新途径,从根基做起,荡涤陈规陋习,唯有如此,靖江工匠的技术方能在历史的拐点实现脱胎换骨般的跃升。看看现在,多少饱经沧桑的老匠人,面对新事物时往往抱残守缺,甚至如臣这等青年才俊,只因在某个领域稍有建树,便遭同僚冷漠排斥,这正是因循守旧、拒绝变革所带来的现实桎梏。”

林小风的尖锐分析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切割开庙堂之中弥漫的陈腐气息,众臣的脸庞瞬间映射出内心的波澜与悸动。靖江帝虽然心中存疑,但也明白林小风所举阳曲县实例绝非空穴来风。工部内部的质疑之声,实质上隐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