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成果存在,他仿佛已经看到植物病理实验室引起轰动的画面了。
“去年,我们实验室一共有六个重点项目但只有五个在当年出了成果。”
“也就是说,你只是用一个项目就完成了我们整个实验室一年内大半的成果。”
“而且还是在项目成员全部是在读研究生的情况下。”
“噢!你真的创造了奇迹!”
说到这,他又有些愧意道:“这次算我欠你一个人情,毕竟我在项目里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却要占据通讯作者的名号。”
陆时羡只是摇头,他并不觉得这很不合理。
若是在商言商,诺克斯相当于投资者,提供了人力物力等原材料。
陆时羡则是作为高级打工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并帮他进行管理。
这在后世都是一种经久不衰的雇用模式,没什么好说的。
若是谈起感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导师空挂学生论文的第一作者,不劳而获占据他们的成果,不给就用不予毕业的借口威胁,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对比说来,诺克斯已经算是非常良心的了,更何况他不亏欠自己什么。
所以,陆时羡并未觉得自己需要额外得到什么。
能够走到这一步,他真的很感恩。
尽管已经多次受到赞许,陆时羡此时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
“诺克斯教授,我想我们的工作还未结束,毕竟将成果形成论文需要一段不小的时间。”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可以帮忙指导一下项目,加速这个过程,我们以最快时间投稿!”
“对对对!你说的不错!”诺克斯此时居然已经成了点赞小能手,
涉及到他最关心的事情,诺克斯教授办事的效率超级高。
当天下午,他就直奔项目资料室,开始指导三个组的成员完成论文。
这显然一开始将众人吓个不轻。
论作为一名科研狗,第一次和实验室大boss亲密接触是什么感觉?
这次,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诺克斯撰写论文的经验非常老道,就连陆时羡也在其中学到了不少。
此时,有了一位知名教授的帮助,他们完成论文的进度非常喜人。
半个月之后,他们的第一篇论文《关于植物与病原物协同进化的直接调控机制》成功出炉。
在诺克斯教授的介绍和推荐下,陆时羡将这篇论文投递到《Cell》上。
这还是他第一次亲手在CNS上投递论文,他感觉自己点击发送邮件时的右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虽然已经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但没办法,越在乎就会越紧张。
旁边,诺克斯终于找到自己身为导师的优越感。
“放轻松点!不就是《Cell》吗?”
“我第一次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时毫无反应,因为我的老师告诉我挂上他的名字,很容易过稿。”
“现在挂了我名字,我相信效果也是一样的。”
听到这句话,陆时羡止不住的在心里吐槽。
这年头就连导师是谁都进入到凡尔赛的范畴了吗?
诺克斯的导师可是乔治·韦尔斯·比德尔。
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获得者,生化遗传学之父!
这位一出马自然是不同凡响,哪怕只是挂个名字的论文也将受到这些期刊的高度重视。
追逐成功者不是普通人的专利,这些顶级期刊也一样。
当然,这也可能跟诺奖获得者哪怕只是随手做出的成果,也甩出其他一般水平高校教授一条街有关。
至于诺克斯的名字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陆时羡还是觉得自己不予评价了吧,免得提及到他的痛处。
......
米国米苏里植物园。
办公楼三楼里的主任办公室里。
年近七十五的彼得·勒温正戴着眼镜在浏览电脑上的一篇稿件。
如果说四十岁是进行科研工作的最好年龄,五十岁是获取荣誉的最佳年龄,那么到了他这个年纪便对一切荣誉和身份都已经看淡。
因为他的称号有很多,数都数不过来。
全球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的领袖、“地球的守护者”、米国国家科学勋章获得者、国际生物学奖......
更值得一提的成就是,他还是全世界二十几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
当然,华国也包含在内。
要做到这一点真的难如登天,但他做到了。
年岁虽高,但他还是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在纯粹的学术研究上。
“《Cell》最近的刊发的植物学相关成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