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应天府,宝华准备停留一天。
这次出门,宝华把应莫愁和徐佛都带上了,她们俩的身份在盛京城尴尬,如果单独留在那里,出了事宝华鞭长莫及。
而且应莫愁和徐佛也要回秦淮河处理一下自己的事。
四个孩子到了应天府的院子就睡着了,原本宝华打算住客栈的,没有打算住这间没有打理过的院子。
可是这几天应天府举办三年一次的武举,客栈都住满了,宝华她们就住到院子里来了。
宝华让筑雪留下来保护几个孩子,她带着人去比赛会场看武举考试。
大明现在的武举都是三年一次的,武举也分乡试和会试。
可不管是乡试还是会试,都不仅仅考察弓马,还要考策论。
换句话说就是考以马步射为主的军事技能与以策、论为主的军事理论。
每到三年一次的武举乡试,每个府城都很热闹。
宝华想着也凑一凑这个热闹,到了武举考试的会场,这会场是卫所的跑马场。
宝华到的时候正好是骑射考试初赛,每个人骑在马上射出九支箭,射中靶心三次以上着为合格。
巴图他们看着眼热,他们也想上场试试。
宝华并没有阻止,就算拿不到冠军,参赛也无妨。
明朝武举乡试考试开始实行的时候,是想要打破唐宋以来武举乡试考试应试人员狭隘的圈子,弘治十四年规定应试人员包括士与平民阶层,甚至地位低下的‘戍卒’亦在其列。
可惜制度初创,未免笼统,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底层的老百姓还是不能报名考试。
后来正德三年有了晓谕各色人等,如有究极韬略,精通武艺,身家无碍者,许各赴所在官司投报。
就这样底层的老百姓能报名参加武举考试。
可是这能报名参加和实际参加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明朝的皇帝都有意识改变世袭武官子弟应试集团单一的来源,扩大考试人员选拔的范围,对于皇帝而言,没有什么人比得上草根爬上来的,没有党派的用得顺手。
也要看看这些世袭武官答不答应。
这不,巴图他们报上名了,可是考试也很快就结束了。
他那九支箭只射中了两支,巴图虽然是宝华手底下最厉害的斥候,但是他骑射功夫不差,这次的成绩却这么差。
筑风:“师父,你回去你好好练练你的骑射,不然的话,下次遇到敌人怎么办?”
“你这丫头混说什么,你师父的骑射功夫不弱。”这是跟巴图一起去报名的人说的。
筑风:“……”不弱,九支箭只射中两次靶心?
巴图没有说他自己的骑射功夫好坏,只说了筑风的眼力还得再练练,要想当好一个优秀的斥候,眼力好是必不可少的。
筑风想说她师父恼羞成怒,这时候那几个一起去报名的人就跟宝华说了,他们的箭靶在他们射出箭以后偏了。
宝华:“吃一次亏也不错。”
这就是大明的武举,皇帝以为底层的老百姓没用,给他们机会都把握不住,底层的老百姓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改变阶层的机会,却以为自己抓不住。
中间的官僚党派就玩着欺上瞒下的把戏。
之后宝华又看了好一会儿,但没看到乡试的骑射考试结束就出来了。
宝华一出来就看到徐佛的徒弟杨爱在和钱谦益说话,她等钱谦益离开以后才走过去,“小爱,你认识他吗?”
杨爱摇摇头,“主子,我不认识,我之前在这玩儿,那位大人突然就出现问了我一些问题。”
杨爱觉得奇怪,看那位老人家的打扮就是一个官家老爷,而且他身边明明有其他人在,居然用诗来问她路。
要是以前的杨爱可能会很高兴有人会跟她聊诗,可是现在她已经和师父还有应姑娘跑了很多地方,现在又帮着主子算账,早就不是昔日的她了。
有那作诗的功夫,她还不如算一本账册。
宝华看着杨爱脸上的稚嫩,心里在大骂钱谦益是一个变态的禽兽。
他一个快五十岁的老头居然在路上找一个十二岁的幼女问话。
别说她思想龌龊,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往脏了想,钱谦益身边带着几个奴仆,无论他要去哪里还要他亲自问路吗?
更何况钱谦益的老家就是应天府,哪个人回家还要问路的?
另一边钱谦益身边跟着的林通判也说起杨爱,“钱大人可是看中了那位姑娘?”
林通判是奉府尹大人的命令,跟在侍郎大人身边为他效命的。
他眼明心亮,早就看出来侍郎大人看中了刚才那位姑娘。
他们这种混迹风流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位姑娘应该是风月场所养大的,美艳绝伦,才气过人,是个当花魁的好苗子。
像这种就要早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