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对周南挤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把孩子放下来吧,让她自己走。”话语间,她的思绪不禁飘回到可可出生的那段艰难时光。
可可出生时是个早产儿,体重仅有2000克。因为她的肺部功能尚未成熟,所以必须依赖呼吸机来辅助呼吸。在医院度过了一个多月的艰难时光之后,可可终于可以通过口部进食,室温环境下也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呼吸也变得平稳有序。
在可可出院回家后,李文朝为了更好地照顾她们母女俩,请来了专业的月嫂和育儿嫂。但叶蓁蓁和他都倾向于保持家庭的私密性,不太愿意有外人长期居住在家中。
因此,这些专业人员通常只在白天前来协助照顾她和可可。作为早产儿的母亲,叶蓁蓁始终遵循着医生的建议和叮嘱,将所有的心力都倾注在可可身上。
她在家中严格控制着温度,始终保持室内温度在22至24摄氏度之间,为可可创造一个最适宜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在给可可洗澡的时候,叶蓁蓁会格外细心地调节水温,确保水温在温暖舒适的26至28摄氏度,以保障可可的健康和舒适。
可可作为一个早产儿,她的智力发育是叶蓁蓁最担心的事情。为此,她不仅请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还亲自投入到了可可的智护训练中,特别是在视觉和听觉的训练方面。
一般是在家中的卧室里,叶蓁蓁会让育儿嫂轻轻托着可可的头部和颈部,而她自己则拿着一个鲜艳的红色球在可可的视线范围内晃动,以此来刺激并促进她的视线追踪能力。[1]
而在进行听觉训练时,叶蓁蓁会挑选能够发出柔和声音的红色沙锤。她会在可可的左右耳边轻轻摇晃这个沙锤,从而刺激她的听觉反应。[2]
此外,视听结合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她会一边稳妥地托住可可的头肩颈,一边快速而有节奏地重复着“宝贝,宝贝”,观察可可是否能够根据声音和动作进行反应。[3]
按照医生的建议,叶蓁蓁还特制了一套听觉训练卡。这些塑封的卡片,每一张都承载着她对可可未来的期望。她会在每天的饭前,轻声念给可可听一段富有节奏的小故事。
比如:“‘奶奶在菜园里种蔬菜,原来打算种青菜,但是没有买到青菜种子。后来就种了黄瓜和番茄。’”[4]
故事的结尾,总伴随着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可可思考,比如:“‘奶奶最后种了什么?奶奶在哪里种蔬菜?奶奶原本想种什么?’”[5]
从初生时红扑扑、皱巴巴的小生命,到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聪明的宝宝,叶蓁蓁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可可在周南怀里突然奶声奶气地问了一个:“为什么?”
叶蓁蓁总是会认真回答女儿的问题,她捏了捏可可的小脸蛋,温柔地解释道:“因为宝贝你已经22斤了哦,叔叔抱久了手臂会酸。要不要下来让妈妈牵着你的手?”
可可思考了片刻,然后好奇地抬头看着周南,用她那稚嫩的声音问:“叔叔,你累吗?”
周南并没有女儿,儿子周子骞顽皮捣蛋。周子骞三岁多的时候,周南的公司正忙于高速发展,他常常奔波于各地,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开会加班,这使得周子骞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许多父爱,导致父子两人如今在性格上有些不和。
面对着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周南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亲近感。他单手抱着她,另一只手轻轻拨弄着她的头发。小女孩的头发剪成了一个可爱的蘑菇头。
他淡淡地回答:“不累,继续走吧。”
站在一旁的叶蓁蓁有些无言,心里暗自思忖,自己的女儿竟然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分辨出美丑,不过周南确实是长得蛮好看的……
周南走了几步,忽然转过头看向叶蓁蓁,他说:“你女儿挺可爱的。”
叶蓁蓁有点意外,简单回了一句:“谢谢。”
随后,周南挑了挑眉,接着说:“和你很像。”
这句话让叶蓁蓁的脸上微微发热,她有些不知所措,不确定该如何回应。然而周南似乎并不在意她的回答,说完这句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叶蓁蓁在原地愣了一会儿,手中还拿着可可的小外套和保温杯。她恍惚看到周南在前方停下,他抱着可可等着她。
可可的声音穿透了她的思绪:“妈妈快点。”
回过神来,叶蓁蓁轻声应了一声,加快步伐赶了过去。
--------------------
余雅琴和叶维清在厨房肩并肩地洗着碗碟。尽管叶蓁蓁给他们买了洗碗机,但余雅琴始终觉得用起来不太方便,加上家里人不多,她更喜欢手洗。
叶维清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盘子里的水。他的目光时不时地掠过余雅琴,似乎在寻找适当的时机开口。
终于,他谨慎地问道:“那个小周,刚才蓁蓁怎么和你说的?”
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