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容跟着张氏出了村子往县城走。其实他们平时一来二去的买点小东西去的都是镇子。
镇子就在五里桥,离村子近,可他们要去卖人参,还是去县城,找大一点的医馆才能卖个好价钱。
往年村子里有专门载客的牛车,可今年饥荒,百姓穷,去县城的人少了,牛车挣回来的钱不够牛的草料钱,车夫不干了,将牛也卖了,所以,他们只能靠双脚。
二十多里路,走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终于到了县城。
拿着人参不敢耽搁,安容和张氏直奔医馆。
“那个,我们是来……”张氏进入医馆喘了一口气,就要说自己是卖药的,却被安容拉住。
“那个,我们能不能见见你们掌柜,见了掌柜再说……”安容说道。
医馆前面都是买药的,后面才是卖药的地方。
去年大旱,县城附近的村民也有很多上山采药拿来医馆卖的。
安容担心自己的药材被太多人看到,惹得眼红,直接抢了。
毕竟穷凶极恶,人在穷怕了、饿怕了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小二看了一眼张氏和安容,想要拒绝。
安容拿了三个铜板塞进小二的手里,笑着道,“小哥行个方便,我和我娘拿的东西金贵,怕不安全,这一次一定让你立功劳。”
小二接了铜板,微微颔首,终于答应下来,“你们稍等。”
张氏看安容的神色顿时不一样了,她没想到安容比她更稳妥。
小二进了里屋,过了一会儿出来招呼安容和张氏进去。
安容和张氏跟着小二进了后堂。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正在扒拉着算盘珠子算账。
掌柜看到张氏和安容进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你们有什么好东西,非要见我?”
张氏将揣在怀中的小包裹掏出来。
包裹上还带着张氏的体温。张氏慢慢地,一脸慎重地将包裹打开。
掌柜一开始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当看到包裹里展现出来的人参时,眼睛顿时亮了。
“老姐姐,好东西呀,哪里得来的?”掌柜端详了片刻看向张氏问。
“我儿媳从山上捡来的……”张氏傲娇地微微扬起下巴,脸上是骄傲的神色。
安容:是挖来的,不是捡来的。
“你儿媳真是好运气,能捡到这么好的人参,您也是好福气,能娶到这样的好儿媳。”掌柜是个会说话的。
张氏开心得嘴都咧开了。
“谢谢掌柜美言……”张氏道。
“那,您看这株人参能值什么价钱?”
在路上她就一直在和安容讨论价格。
安容自然装不知,一方面这个时代的物价她还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她担心自己说的太贵,万一卖不到,张氏难过。
掌柜笑道,“这株人参有三十几年,品相也极好,可见生长的环境是极好的……二十两,您看怎么样?”
张氏愣怔了一下,随即打起了嗝。
没想到这么一株草竟然能卖到二十两。
一头猪才不到二两银子,这么一株草就赶得上十头猪了。
在张氏点头应下之前,安容赶忙道,“掌柜,您可别哄我娘,这株人参差不多六十年,您看这里,分明就掉了五次……”
“人参十年掉一茬,恰好五十年,再加上这株人参的品相,至少要三十两。”
掌柜先前倒是没有将安容放在眼中,没想到真正的行家在这里。
张氏拉了拉安容,显然是担心掌柜会不买,这笔买卖就做不成了。
安容倒是不担心,品相如此好的人参卖到大户人家,或者是当作高档礼物出售,价格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有的东西是花钱也买不到。
掌柜不是傻子,不会放着好生意不做。
“小娘子说得对……”掌柜笑着说,“不过,现下的年景不太好,如果是往年,三十五两也是能卖的,现在够呛……”
“这样,二十八两,怎么样?”
安容笑着点头,“谢谢掌柜……”
周顾还在吃药,他们买了药材,花了三两多银子。
“这十两你装着……”张氏在医馆里分出十两银子给安容,“这是娘给你的私房钱。”
安容没想到张氏会给她十两银子。
“娘,不用……”但她还是拒绝了,“阿顾看病要花银子,他现在是我夫君,总不能只让您二老出银子给他买药。”
张氏看着安容,眼眶红了,“丫头,娘就知道你是好的,你对顾哥儿好,娘不会亏待你。”
安容笑着点头,“娘,我知道……”
安容和张氏拿了药材,又去了一趟集市。
来一趟集市可不能白来,自然是带着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