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暖早,二月底春耕便开始了!
各州、郡、县的主官照例要下乡巡春,大将军府自然也将春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一日,春风和煦,日头正暖。刘表差家中仆役叫来刘琦、刘琮,会合蒯良、蔡瑁等重臣,在黄忠、陈到及数百精兵的护卫下,出城视察春耕。
时隆冬虽过,树木尚未发芽,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然而,在这光秃秃的原野上却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农夫农妇一边扶犁牵绳,一边挥鞭驱赶着耕牛,在田中往来不停。
坚硬的土地被铁犁剖开,一陇陇新土被翻到上面。
许多半大孩子跟在父母和耕牛后边,挥舞着镢头将那又大又硬土块砸碎,又时不时地弯腰捡起田中的砖石,把它们放到田陇上,等回程时再一起捡到路边。
许多像刘琮一般大小的孩童在田里追逐嬉戏,也有的在田边光秃秃的桑树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玩起了拉牛耕田的游戏。
苍茫而热闹的田野里,满满的都是农人的希望。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虽然时令对不上,但刘琦触景生情,随口便吟诵出这四句诗来。
随行的吏员赶忙拿笔记下。旁边的刘先、韩嵩等人吃惊地望着刘琦。
蒯良笑道:“少主真是好才情,这四句诗歌清晰明快,浅近易懂,又合辙押韵,自成一家,当得是吟咏田园的佳作!”
刘琦不好意思地说道:“叔父谬赞,折煞小子了!”
刘先也赞道:“少主这诗歌虽然说的是农事,却清新雅致,令人听来耳目一新。敢问少主,此诗何名?”
刘琦觉得脸上有些发烫,红着脸说道:“小子只是看农人耕作,随兴而发,不妨就叫《田园杂兴》吧!”
众皆称赞不已。
时,刘琮正与刘琦共乘一马,听众人夸赞刘琦,兴奋地手舞足蹈。
他扭头对刘琦喊道:“哥哥又能当大将军,又能写诗,哥哥好厉害!”
刘琦顿觉无地自容。
正好乡亭的长吏听闻刘表巡春到此,慌忙来迎,算是为刘琦化解了尴尬。
那几个长吏快步来到刘表马前,跪地而拜道:“不知大将军到此,未曾远迎,请大将军恕罪!”
刘表见几人手臂、裤腿、鞋袜上都沾了不少泥土,知道他们正忙于农事,便柔声说道:“春耕时节,诸位辛苦了,都起来说话吧!”
那几个长吏赶忙应诺起身,侍立于刘表身侧。
刘表指着田中耕作的农人,问道:“粮种、铁犁、耕牛可还足用?”
为首的长吏答道:“春耕之前,乡亭里舍都挨家挨户做过统计,粮种都很充足。
“有耕牛、铁犁的农家自不必说。无耕牛、铁犁的农家,县里统一从官中调拨,租给他们使用,目前都已安排停当,必定耽误不了春耕。”
刘表颔首说道:“你们做得很好。然民谚有云: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还要辛苦各位,加强巡查与督促,切莫误了农时。”
那为首的长吏说道:“大将军放心,下吏们晓得!”
刘表说道:“如此甚好!”
众人在田间巡视半晌,刘表又叫这几个长吏领着众人到附近的村庄里面看看。
众人来到村头,下马下车,将车、马交由士卒看管,徒步来到村中。
虽是春耕时节,大多家中无人,然民风淳朴,都未锁门。
刘表随手推开一户院门,入得庭院,几只鸡鸭被众人惊得四下逃窜,带起地上尘土和几根羽毛。
刘表不仅不嫌弃,心中反而挺高兴:既然能喂养鸡鸭,家中应该不会缺粮。
他忙嘱咐从吏掩好院门,莫让鸡鸭跑到街上,又带着众人来到屋内。
屋舍低矮,众人俯身而入,屋里顿时满满当当。
刘表掀开竹盖,见其中米粮尚有半缸有余。
他将米缸盖好,又环顾屋内,见墙上挂着几串干菜。旁边矮几上放着几块胡饼,想是在集市上买的,或是用米换的。
(现下并无汉缸出土,然汉时百姓常在屋舍、庭院挖掘地窖,并以炭火将窖壁烤熟,用于储粮、存水,其形、用与缸相似。此不好表述,故小作者皆以缸代之。)
刘表又带众人出屋,见屋前檐下又有一缸,他掀开尖顶的苇盖儿,里面是大半缸腌菜。
刘琦低头看去,见里面腌的主要是萝卜,也有姜、蒜,还有些他叫不上名来的蔬菜。
他将浮在上边的小蒜用指头小心地夹起,不让指头碰到盐水。
然后掰下一块儿塞到刘琮嘴里,逗得刘琮咯咯直笑。
他自己也尝了一块儿,咸咸的,味道还行。
刘表又领着众人转了几家,皆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