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喜帖,兰秋晨今年遭罪了,被家人催婚催得厉害。甚至不惜用调虎离山之计,让兰秋晨陪“不舒服”的嫂子回娘家,然后兰家爸妈到山上来找桑月。
虽是贵人,也不能妨碍自家闺女成家生子啊!
尽管兰秋晨一再解释和强调,是自己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可在兰家人眼里,这肯定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到不婚主义者思想受到了影响。
如果桑家贵人肯帮忙劝几句固然好,若不愿意劝,也无妨。
只要贵人直接将自家闺女开除就行,他们家可以帮忙雇一位忠厚老实的妇人过来看守,还能为她搞卫生煮饭。
这计划非常好,无奈时机不对扑了个空。
兰秋晨和桑月,外人只能见到一个,几乎很少有机会同时看到两个人出现。兰家爸妈在铁闸外按了许久的门铃,一边心惊胆跳地面对铁闸里的两头巨犬。
巨犬在闸里的山路中间悠闲半趴着,时不时往这边瞅一眼。另有四头小弟犬在铁闸前分散而立,冲着夫妻俩虎视眈眈。
在这种氛围之下,兰家爸妈的胆量支撑不了太久,按了几分钟没人听就走了。打算回村里瞧瞧,可能桑贵人到村里串门了,途中还打电话给兰秋晨试探。
说爸妈回村里探望叔公、姑婆,顺路给桑家拎了一只甲鱼,但不知桑贵人去哪儿了。
“啊?阿桑不在家,去旅游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兰秋晨这才意识到家人在跟自己耍心眼呢,没好气道,“你们买了甲鱼?正好,今晚我要喝甲鱼汤!”
“喝喝喝,”兰妈妈更加没好气,“那是我跟你爸去你二姨家喝喜酒顺手拿的,等你结婚,妈天天给你炖甲鱼汤喝!一天没成家,你就躲山里喝八角水吧。”
说罢气愤地挂了机。
女儿奔三了,街坊邻居背地里说这孩子要砸父母手里了,嫁不出去了。每次在公众场合遇见总免不了有人问起这事,让夫妻俩浑身不自在。
既然贵人不在家亦不在村里,夫妇俩拎着一只新鲜猪肚和甲鱼回到镇上还给儿子。
在当地,登门探亲一般只需拎块猪肉或一只活鸡。可桑家的山上养着鸡,平日里不知闺女喂的什么,那些鸡鸭的肉质比山下任何一家养鸡场的要好。
在外边买一只活鸡登门送礼,既不好吃又不能拒收,纯属给人家添堵。
夫妇俩一商量,便从儿子的饭店捞了一只甲鱼和猪肚。生怕桑贵人十指不沾阳春水,夫妇还打算给她当一天厨师来着,图个吃人嘴软凡事好商量。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对方竟然不在家。无妨,来日方长,总能找到机会的……
爸妈那边风风火火,兰秋晨这边瞪着手机,嘴角撇得老长。
嗤,难道她不结婚就没得喝了?
待会儿回到市区立马打包一锅八角,啊不,是甲鱼汤回山里慢慢喝。但可怜她一个大龄未嫁的姑娘,所到之处皆能遇上长辈的教诲,催婚的话不绝于耳。
“女人哪,总要有个家,找个男人照顾你……”在回家的路上,嫂子也不厌其烦地复述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处世良言。
“你跟我哥平时是谁照顾谁啊?”兰秋晨冷眼一瞥。
幸亏阿桑回庄园修炼了,否则遇到自己爸妈登门该有多闹心啊。
一波接一波的麻烦事,没完没了。
“互相照顾啊!”嫂子不蠢,反应也敏捷,“无论男女结婚不都图个互相照应么?”
兰秋晨不语,继续冷眼瞅她。
开玩笑,以为她另立门户了就不知道哥嫂家的一地鸡毛了?在她逐渐通晓人情世故后,就发现爸妈家、哥嫂家都是女人照顾一家老小,从未停歇过。
当然,爸和哥不是没干活,可他们干得少啊!
以前爷奶爸妈仍住在村里时,男女同样是到地里干活,一回到家,男人们就粘凳上歇着抽烟或聊天了。
女人们继续马不停蹄忙家务活,给一家老小做饭。
那是爸妈和爷奶那一辈的,哥嫂这一辈也差不多。就比如夫妻俩开饭馆,钱是兰家的,最初也是大哥找人脉办证照、找采购雇厨师等。
等到饭店步上正轨,哥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日间除了招呼客人和结账就没别的事干了,遇到一些所谓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聊得开心。很快便称兄道弟,接着一起到外边找摊子继续喝酒谈江湖事。
谈的什么事,家里无人知晓,反正跟饭店无关。
总之,她哥的小日子过得恣意自在。
反观嫂子,从开店到现在,先是为了节省开支在店里当服务员兼洗菜员、洗碗工。老公跟熟客、朋友出去谈事之后,她又坐到门口当收银员。
孩子们若不肯到爷奶家吃饭,找到店里,她又得顾着孩子们的吃喝、功课和安危。
说实话,如果哥不是亲哥,兰秋晨真想劝嫂子夺权自己当老板算了。尤其是,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