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苏辛说道,“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洪海涛眼睛一亮,正想说些什么,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跑了过来,估计是他哪个妹妹,小女孩好奇地看着苏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和洪海涛说,“二哥,奶说蚝烙好了,让你请客人赶紧过去吃。”
苏知青,那咱们走吧。
好。
汫州本地人吃蚝喜欢小颗的那种,又小又肥,最是鲜嫩,拿来烙蚝烙可比大颗的生蚝好。
洪家人手艺不错,一盘蚝烙煎得色泽金黄,入口酥脆,蚝粒饱满多汁,嚼起来外酥里弹,蚝烙上面还放了几片芫荽,不过苏辛不喜欢吃这个,只是蘸着鱼露吃。
向南对芫荽这玩意说不上喜不喜欢,只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把芫荽夹着蚝烙一起吃了。
苏辛竖起大拇指,“好吃,比我自己做的好吃很多倍。”
一位短发的中年妇女不好意思的笑了下,估计是很少被人这么直白地夸过,洪海涛在一边说,“这是我娘。”
“洪二婶您好,谢谢您给我们做了这么好吃的蚝烙。”苏辛和向南赶紧都站了起来,想握手吧,估计这位妇女会不习惯,只好也对着对方微笑。
洪海涛的娘摆了摆手,很不好意思,“没什么没什么。”
洪奶奶出面了,“海涛娘,波涛娘,你们跟我出去撬生蚝。”
是。
吃完蚝烙,向南和洪爷爷说,“大爷,二位洪叔叔,我和苏知青去海边转下,你们这边,也商量一下刚才咱们谈的事情,您看可以吗?”
让海涛带你们去吧,洪爷爷说,“顺便带你们看看我们养殖生蚝的地方。”
好。苏辛和向南其实也蛮好奇的。
天气有点热,洪海涛拿了两顶斗笠出来,递给苏辛和向南,他自己也戴了一顶斗笠,“外面晒,戴这个吧。”
汫州原本就是个海岛,面积也不算很大,后世在行政区域上属于镇,一路出去,都能看到家家户户门口有戴着斗笠的妇女在忙着开蚝。
没走几步就到海边,洪海涛介绍道,“以前我们这边出去都要搭船,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政府组织人开始大规模的围海造田……你们看,那边那条,叫防护提,围海造田后,我们镇上的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养殖海产品,第一批养的就是蚝……不过这个也是因为我们这边养蚝的历史挺久的,有几百年了,靠海吃海嘛……”
岸边泊着挺多渔船的,向南问,“这个时间不出海吗?”
“都是凌晨就出海的,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回来了。”洪海涛说道,“我家有渔船,你们要不要出海看看?”
苏辛看了眼向南,她并不是很想出海,一个是怕麻烦洪海涛,一个是担心出海的话估计晚上就赶不及回去了。
向南看懂了苏辛的眼神,他拍了拍洪海涛的肩膀,说,“算了,下次吧。”
好。洪海涛也不勉强,“向知青……”
向南打断了洪海涛的话,“我比你大,你叫我南哥或者向哥吧,你堂姐的小叔子,林保家,你应该认识的,他和我关系挺好,他就叫我南哥,再说,我现在也不是知青了,我现在在市里百货公司运输队当司机。”
洪海涛愣了一下,没想到向南现在居然是跑运输的货车司机了,这个意味着什么,对他这种经常跑黑市的人太清楚了,难怪呢,难怪这个向知青每次出手都是要那么多的货物,这也是个敢想敢干有野心的人,他立刻笑了下,说,“认识,他和我差不多大,那我也跟他一样叫你南哥。”
又看向苏辛,“苏知青我就喊苏姐了。”
苏辛愣了一下,点头,“好。”确实这样喊更好,不然洪海涛老是喊他们向知青苏知青,听在有心人耳里很容易让人知道他们两个的身份。
向南说,“我呢,也不和你绕圈子,我是有心收多些海产品的,反正我这边有渠道可以销售出去,你自己去黑市就是小打小闹,而且还要冒险,这些你自己也都很清楚,我初步的想法是这样的,你们家私下打捞到的这些海货,每斤我以比供销社收购价格高2分到五分钱的价格收,当然价格是根据不同的海货来定的,一些比较少见的肯定价格会高点,你们有多少我收多少,”顿了下,向南又说,“因为我要的量大,如果你能把别人家的也收过来,那是你的本事,反正我最后只和你交易,价格按照我们事先说好的定。”
自己去黑市虽然价格可以卖高点,但那也就是小打小闹,而且还要冒险,向南收的话,虽然价格没黑市的高,但是量大,量大钱就多,这笔账傻瓜都会算,再说向南给的价格比供销社还高。
洪海涛没有想太久,就捋清楚了这其中的利益,再说,他和大队其他人收货,完全可以不按照向南给他的价格来,中间压低那么一分两分的,虽然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多,但是要知道这是个人均工资三四十块的时代,要是一次能弄到几千斤生蚝或者鱼,那个数字就恐怖了。
但是有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