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一过,春天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日子也一天天过去。父亲在一天早上去上课前,告诉我们已经联系好了拆房子的人,就在这个月28日下午。27号,你们放学回老宅吃晚饭,睡最后一晚吧。
我和姐姐沉默了一会,然后点了点头。
这一天,3月22日,晴,春分后一日。
就在昨天,春分的早晨。家里按风俗立蛋。说起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4000年多年前。至于为何选择这天立蛋,跟气温不寒不燥,人思维敏捷,人心舒畅 ,手脚灵活,立蛋容易成功。按有关的说法,所立的蛋要选刚生下四五天的蛋。
姐姐的运气不错,第一次就立蛋成功了,她高兴鼓起了掌,嘴里兴奋叫了一声:“我立蛋成功了!”。而我运气不好,立了三次才成功。有种说法是,如果立蛋顺利,代表今年运气不错。这一天,也是昼夜平均,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而正午的阳光会直射在赤道上。
按课程表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便是班主任罗老师的语文课。这节课,学习新课文:巴金的《春蚕》。罗老师先按惯例,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并标注好拼音。
罗老师首先让,班里读书声音最好听张欣彤来朗读全文。张同学,是班里语文课朗读的第一人选。
“《春蚕》
巴金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
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
…
教室里很安静,大家很专注听着她朗读课文。
确实,张欣彤读文章的很投入,其声音也很有韵律感,让人听了,有声临其境的感觉。她动听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张欣彤的声音,按古人戏曲选角的基本要求,就是吐字要清楚,如珍珠落盘,清脆无比,专用名词:有口,则称反之无口。她的条件,去学习戏曲,唱歌,当主持人都没有问题。
同学们也随着她的富有感情朗读中,看着课文。课文不算太长,大约五分钟以后,课文就朗读完毕。张欣彤在老师满意的目光下坐下。班主任老师口头表扬一下:“张欣彤同学,读的不错,请坐!”
下面大家跟着我,再读一遍。应该说,作家巴金确实是写文章好手,文章明写春蚕,实写母亲养蚕的不易。母亲的养蚕主要目的,为了给文章中姐弟俩筹措学费。这篇文章,开始提到一个时点,解放以前。说明作者写这篇文章应该是解放以后。
老师读完以后,开始介绍作者生平,巴金是他的一个笔名,原名叫李尧棠。说着,把李尧棠三个字写在黑板上。他出生于1904年,出生地就在省会。
老师说,巴金的父亲是本省的一个县令,好像是北边广元县。他母亲是一个叫陈淑芬的女子,是当地周边的才女,琴棋书画都很不错。因此巴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巴金是一个大家庭,长辈兄弟姐妹不少。他的故居在今天文殊院附近,叫正通顺街的地方。解放以后,成了军方歌舞团所在地。可惜在十一年前的1971年,被拆除了。是有点可惜。同样是著名作家,那个写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他的故居,位于狮子山附近,却被很好的保留下来。
从后来听老一辈人讲过,巴金的故居很有特色。其故居属于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有大厅,堂屋,桂堂,院墙。在桂堂天井,种植有两株桂树。故居的中线从两株桂树中间穿过。大门在中线的东边,院墙由青砖砌成。故居呈南北走向,约长八十多米。巴金出生在这里,除了两岁随父亲去广元以外,他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童年和少年,直到1923年离开这里,去南京读书。
老师讲完巴金的家世出身 ,一个男同学鼓起勇气,举手提问,:“罗老师,从作者的家世来看,文章中的我,应该不是作者本人吧?”
罗老师明显愣了一下,大概以前没有学生问个这个问题。她思考了一下,回答道:“你的问题,提的很好。这篇文章我没有查到具体出处。不过,巴金出身官宦大的封建家庭,家庭经济情况远超当时一般家庭,其母亲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通过养蚕来给文章中姐弟俩筹措学费。”。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他的小说家春秋里,有他家庭的影子,富裕的封建家庭。”
回答完这位同学问题,罗老师继续上课。讲解文章中的每一段。中间抽同学来概括段落大意,这堂课最后,是布置作业,抄写生词,写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朗读课文,家长签字。接着又布置练习册上,本课的作业全作云云。
其实,我想起巴金还有一篇文章,也入选小学语文课本。那是四年级才会学到,文章名字叫《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是有明显出处的。
巴金是三十年代,到广东省新会去考场当地教育,在当地校长和老师陪同下的一段亲身经历,文章里有很多当地人文地理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