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又十分犀利,这几日守城,城头军卒已有畏战之意。”
这几天,如果不是李浣左支右绌,朝鲜王京城几乎要被破的风险。
李淏眉头紧锁,几乎成了一个“川”字,沉吟片刻,说道:“打开府库,激励将校,凡杀死一个女真人,赏金十两、银百两,如此布告出去。”
这时,一个内监领命而退。
李浣面色忧色密布,拱手道:“陛下,如此下去,城破只是或早或晚了。”
李淏闻言,身形一震,旋即,问道:“各道、府的勤王兵马,现在还没有到来吗?”
李浣面上神色沉重,说道:“陛下,有两路兵马,前日赶赴王京西南一百五十里外,旋即,已为女真人埋伏击败。”
李淏闻言,瘦削面容黢黑、凹陷,两道瘦眉之下,目中渐渐现出一抹忧色,说道:“为何没有派兵马接应?”
李浣一时默然不语。
如今的王京城,自顾尚且不暇,哪有什么兵力接应外间诸道、府的勤王兵马?
其实,这也是女真人用兵厉害之处,围城打援。
这几天过去,不少朝鲜兵马已经倒在女真的围攻下。
李淏想了想,说道:“那城中的防务如何是好?”
李浣拱了拱手,说道:“陛下,如今只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除此之外,微臣也无旁的办法。”
李淏脑海中忽而划过一道亮光,目中现出期冀之色,问道:“那汉廷的兵马呢?”
李浣叹了一口气,禀告说道:“汉廷兵马至今未曾赶来,已向汉廷递送了求援之信,但至今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李淏闻听此言,原本眼眸中的熠熠神采淡了许多,而神情同样一下子颓然下来,将身子缩在了梨花木椅子中。
李浣道:“陛下。”
“你先去布置防务,让孤静静。”李淏摆了摆手,而声音似被抽离了精气神,开口说道。
李浣面色变了变,而后,拱手一礼,也不再多说其他,躬身而退。
李淏发了一会儿呆,起得身来,推开窗户,看向庭院之中郁郁青青的草木,又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这几天,朝鲜王室已经循密道离开了王京,而只余李淏一人。
可以说,此刻的李淏已经对汉廷的救援迟缓,有了意见,心底深处也为当初贸然投降大汉,渐渐生出了一丝悔意。
就在李淏心潮起伏之时,忽而外间的内监带着惊喜之声响起,“陛下,宫外,一个自称是汉人锦衣府探事的人求见。”
李淏闻言,就是一愣,连忙转过身来,看向那内监,说道:“人呢,人在何处?”
汉廷锦衣府的大名,李淏如何不知?
只是,这个时候,别是冒充的奸细吧?
李淏念及此处,心头的兴奋暂且压了下来,道:“他可有身份令牌?”
“陛下,其人随着汉使一同进来,身上有令牌为证。”那内监说道。
李淏闻言,心头再难按捺大喜。
而后也不多说,离了书房,前去见那位汉使。
此刻,殿中,一间暖阁当中,侍卫列于廊檐之下,神情肃然。
而厅堂之中的梨花木椅子上,一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府探事,与一个身形微胖,颌下蓄着短须的中年官员坐在一块儿。
其人正是大汉驻朝鲜王京驿馆的国使——冯直。
原是鸿胪寺的官员,在朝鲜递交国书以后,带着崇平帝的圣旨过来册封朝鲜国王。
“大君驾到。”
伴随着内监犹如公鸭的嗓音响起,朝鲜国王李淏在内监的陪同下进入厅堂之中。
冯直与那位锦衣府探事登时从梨花木椅子上起得身来,朝着朝鲜国王李淏行了一礼。
李淏憔悴的面容上强行挤出一丝笑意,说道:“汉使,这位是锦衣府的壮士?”
冯直面上喜色难掩,说道:“大君,这位是锦衣府探事,听说这次带来了朝廷的最新喜讯。”
这位驻王京的汉使,心头也对如今朝鲜王京被满清重兵相围的局面,担忧不已。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说法。
以女真人对汉廷的仇视,如果逮到汉人的国使,肯定要千刀万剐,来泄愤不可。
李淏此刻已经落座下来,问道:“汉使带来了什么喜讯?”
那位小校拱手说道:“根据神京和北平府传来的飞鸽传书,朝廷已经派遣卫国公为钦差,前往北平府坐镇,指挥水陆两路大军,前往驰援朝鲜,平灭辽东女真。”
这其实也是贾珩布置的一手,即给朝鲜上下以希望,否则,朝鲜再次投降女真怎么办?
“卫国公?”朝鲜国王李淏闻言,心头就是一喜,道:“这次是卫国公亲自带兵过来?”
如果是那位大汉战神亲自领兵过来,这女真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