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朱标的见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朱标的见闻(1 / 2)

见朱标神色顿时激动起来,老朱捏着杯盖滑动了两圈,问道:“可有发现不妥的事情?”

朱标满脸笑容的摇摇头,激动的说道:“父皇,您都不知道现在南洋发展的有多好。儿臣最先去的是吕宋,吕宋经过舳舻侯铁腕整治过后,心怀不轨之徒都被舳舻侯抓到农庄里种地。方孝孺去了之后,采取怀柔之策,很快便让吕宋百姓大大松了口气的同时,也让吕宋换发出勃勃生机。”

“父皇知道吗?现在吕宋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食能果腹,衣能蔽体。人无饥馑之忧,人人皆享安居之乐。”

老朱听得目光都呆滞了,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吕宋有这么富足?”

马皇后也是满脸的震撼,惊讶说道:“京城都是这两年才不见了乞丐,听说米价稳定,百姓都能够吃得起大米,勉强算是没有了饥馑之忧。但是吕宋不过是海外一地而已,怎么能够和京城相比?”

朱标笑了笑说道:“吕宋当然不能和京城相比,但是它土地肥沃,又是能够一年三熟。粮食对于当地人来说根本就多的是,吃都吃不完。尤其是大明百姓去了之后,精耕细作之下粮食产量更是暴增。现在吕宋每年送到大明的粮食超过千万石,但是母后敢相信么,种粮食在吕宋根本就不是百姓乐于种植的东西。要不是因为大明严令吕宋总督府每年必须要向朝廷输送粮食,恐怕就连吕宋总督府都不会选择种植太多的粮食。”

“粮食都不种?这是为何?”马皇后十分不解。

天下农桑,从来都是以农为本,桑为辅。也就是说,农事还是以种粮食为主,至于其他的经济作物,不管是桑麻,都是作为辅助农作物存在的,不可能取代粮食的地位。但是在吕宋,偏偏就不是这样。

就连老朱都有了不满,抬头望着朱标。在他看来,当初他在御园里自给自足的时候,种植最多的也是稻谷,至于茶叶他也种,不过不会种太多就是了。

朱标见父皇神色不好,连忙解释道:“回父皇母后,这是因为吕宋特殊的环境决定的。吕宋根本就不会缺粮,若是没有粮食不足了,随便开垦一块荒地出来种上,两个月以后就收获了,再怎么也不至于会饿肚子。

老朱更是大大方方的摆摆手,说道:“无妨,朕当年率兵打仗的时候,口渴的急了连血水都喝过,这算什么?”

相反,在吕宋除了种粮食,随便种点其他东西,能够获得的收益也要远远超过种粮。”

老朱制定的规矩,百姓也可以穿丝绸。但是在大明,百姓能够穿得起丝绸的简直就是和凤毛麟角一样稀少。所以,老朱的这个规定在这几年内也逐渐成为了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存在。尤其是那些商人,明明他们有足够的实力穿得起丝绸,但是偏偏老朱就不让他们穿。明明寻常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丝绸,唉?老朱还偏偏就准许百姓穿丝绸。

现在听到朱标说,这世上真正的有百姓能够穿的起丝绸,老朱顿时眼睛都瞪大了。惊讶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吕宋百姓真的人人都能够穿得起丝绸??”

马皇后虽然见识不凡,但是那只限于在大明。对于海外的情况,她也是两眼一抹黑。原本她也以为海外是蛮荒之地,现在听到朱标说起南洋诸岛的种种不同之处,顿时惊觉天下之大,生出不可坐井观天之感。

朱标连忙解释,期间还埋怨的瞪了韩度一眼,都是他把自己带进沟里的,道:“就是做生意,旧港是完全靠着和西洋人做生意繁华起来的。”

朱标连忙解释道:“父皇,自从吕宋的百姓手里有了钱之后。无数大明海商将布匹、瓷器、丝绸,甚至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都源源不断的用船载到吕宋。不管吕宋百姓需要什么,大明海商就能够卖给他们什么,只要他们能够出的起钱,他们就能够卖到一切他们需要的东西。”

“多谢父皇。”朱标双手接过,直接就是一阵吨吨吨。不是他不懂礼仪,而是真的干的苦了。

马皇后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老朱顿时一愣,这才回想起来,刚才朱标的确是说过这样的话。眉头一皱,不解的问道:“可是这怎么可能呢?就算是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吃,但是他们都去种香料甘蔗和橡胶了,他们哪里来的桑麻织布衣物??”

老朱心里想的要更多,大明百姓为何穿不起丝绸?那是因为牧民的人废物,若是人人都像是方孝孺一样,岂有不能让百姓富足的道理?

说实话,老朱自己也知道现在有人在对他的这道旨意诟病,但是一生要强的他,还是咬着牙硬顶着,没有松口的打算。

“就靠着做生意??那这旧港有吕宋繁华吗?”马皇后心里有些怀疑。

随后叹道:“按照你的说法,现在吕宋已经完全变成了粮食、香料、甘蔗和橡胶的产地。并且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可是他们就没有想过吗?他们穿的用的,都是海商运送过去的,那万一有朝一日海商不卖了怎么办?”

“不会的。”朱标直接摇头,“只要有利可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