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在朝堂中的势力,瞬间又改变了说词,极力推举许嫁太后的女儿。
皇上也就明白了,如懿找太后并不是如嬿婉一般给他排忧解难,而是要让皇后身后的富察氏看到许嫁公主到科尔沁的好处,以此来保住太后的公主。
毕竟若是太后真的想要嫁女,就会如皇后一般,主动来和皇上说,而不是改变朝堂的风向。
弘历现在是越发的不懂如懿了,她明知和敬是他和皇后膝下唯一的子嗣,也知自己有多舍不得和敬远嫁,却还是选择帮太后。这和她在弘历面前表现的不关心朝政,只关心自己的模样完全不同。
弘历想明白了这点,这几天不再见其他嫔妃,整日就和魏嬿婉待在一起。
魏嬿婉(令妃):“这许嫁公主只是已经定下了,皇上还在烦心何事?”
弘历(皇上):“朕是在想,朕的和敬要远嫁蒙古,而太后却只关心自己的女儿,和敬也是太后的孙女。”
魏嬿婉懂皇上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不过是就这样如了太后的意,岂不是太便宜她了。
魏嬿婉(令妃):“臣妾曾听说,圣祖爷的女儿除了孝恭仁皇后的女儿固伦温宪公主便只有一位有汉族血统的公主没有远嫁蒙古,这位公主要是臣妾没记错的话,是嫁到了汉军旗。其余公主都为大清贡献了自己的余生,远嫁蒙古。如今,若是皇上不想要恒媞长公主远嫁蒙古,不若在京中给公主找个夫婿?”
弘历听到嬿婉的话,也明白恒媞长公主不可能嫁到蒙古,只能嫁到京中。但若是再让太后在京中得了厉害的女婿,皇上也是不情愿的。
弘历(皇上):“圣祖爷没有远嫁蒙古的两个女儿,一个是嫁到了圣祖爷的母族,以表圣祖爷对母族的荣宠,另一个是嫁到了汉军旗,也为大清近一步拉拢汉族臣子。两位公主也是为大清做了贡献,如今和敬要远嫁蒙古,那恒媞便嫁到汉军旗吧。太后既然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到蒙古,只想要留在京中,那对于许嫁到人家要求也不必太高。朕这几日一直梦见慧贤皇贵妃,高家对朕也是忠心耿耿,恒媞就嫁入高家吧。进忠,给朕准备笔墨。”
进忠:“是。”
这事也就定了下来,固伦和敬公主尚蒙古科尔沁部,晋封恒媞为固伦柔淑长公主,尚高佳氏。
柔淑长公主许配的是高晞月最年幼的庶弟,这场婚事于皇上而言是对高家的恩赏。只是太后就有点担心公主在高家会不会被怠慢,毕竟慧贤皇贵妃的死有太后的手笔。高家也通过令妃知道了这事,想来公主嫁人后不会好过了。
太后:“唉,怎会如此。”
福珈:“太后怎么叹气,如今公主嫁入京中,太后的心愿也算是了了。”
太后:“嫁入京中自然是好的,只是嫁入高家,哀家真怕恒媞的处境。”
门外一个小宫女来报,给太后请安后,开口说道:“太后娘娘,御前的小太监传来消息说,皇上因不满朝臣使计出嫁和敬公主,对于柔淑长公主的婚事便随意了些。”
太后也就明白了,原来皇上本就不会出嫁恒媞,纠结半天不下旨意,是因为皇上舍不得和敬这个女儿。而自己因听了娴贵妃的话,着急着要留住恒媞,导致皇上看出来了自己的计谋。在恒媞的婚事上,也就不愿给恒媞挑个好人家。
太后现在怕是肠子都悔青了,如懿那么得圣心,却连皇上的心意都没摸透,就来自己面前摆弄。如懿的心里应也是恨自己这个太后的,毕竟当初她的福晋之位,除了是富察氏的缘故,也有哀家的缘故在。
太后想明白后,越发的不喜娴贵妃,这几日的请安都告病不见人。
皇后自从和敬公主远嫁蒙古之事定下后,就一病不起。皇上担忧皇后的身子,特意准备回銮。
因着太后这事,皇上已经许久没见娴贵妃了。
在回京的水路上,皇上想着山东巡抚新进了一个丝竹班子,想着让嬿婉陪着自己赏乐,特意让李玉提前告知了嬿婉。李玉心里想着这些日子被皇上忽视的娴贵妃,特意开口说道:“皇上许久没见娴贵妃娘娘了,要不要寻娘娘来一同赏乐。”
弘历(皇上):“也罢,你去寻如懿来吧。”
到底是陪伴着在自己身边多年的青梅竹马,冷落了一段时间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