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舅舅皱着眉头,一脸的焦躁,“不知道怎么弄的,突然就有点发热,整天吵着没胃口,不想吃饭。又不是不给他吃,他自己就是不吃,这叫人怎么办啊!”
郑氏一听就很不高兴,压抑着情绪说道:“没有看大夫吗?”
郑舅舅的语气越发的不好:“怎么去,家里没车,去看大夫哪有那么便宜?已经请了赤脚大夫来看,也开了方子熬了药,可咱爹他就是不肯喝呀!这脾气太犟了,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犟,谁也拿他没法子。”
郑氏做为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负责给娘家父母养老的,这个时代,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儿子才是自家人,养老也只依靠儿子。
所以郑氏即便对哥哥的态度很不满意,却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以后还是他陪在爹娘身边,万一她说的话让哥哥不高兴了,以后对爹娘更不尽心,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她明知道村里有车,只要哥哥去借,就能带着爹去镇上看病。可也不能指责哥哥,便说道:“正好,我们这次也是坐车来的,咱们快点去镇上看看吧!赤脚大夫开的药咱爹不吃,咱们总不能就这么干看着吧?”
郑氏有车,又出面主张为父亲看不了,郑舅舅虽然还是一脸的嫌麻烦,却也没再说出什么扫兴的话。
大家将姥爷挪到车上,一路赶着车又到了镇上,还是找了之前的那个大夫,大夫给姥爷看过之后,说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点儿受寒。喝两副药就好了。
姥爷还是很信任这个大夫的,回家之后也肯喝药了。
郑舅舅见状又是一通埋怨。
姥爷喝了药,总算是安稳下来,郑氏也松了一口气。
大郑氏的儿媳妇方氏也一直没有离开,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之后,她才跟孟淮叶凑到一起说悄悄话。
“哎哟,你说咱这个舅怎么这样儿啊?”方氏悄声道孟淮叶说道:“咱姥爷都病了这好些时间了,咱舅竟然还不愿意带着姥爷去看大夫,这还等啥呀!”
孟淮叶没有应和她的话,而是好奇的问道:“嫂子,你咋来了?”
章家也不在靠山沿儿这个镇上,要过来还是很有些距离的,大郑氏才回去几天,怎么她的儿媳妇就又来了?
方氏解释道:“我婆婆回去之后就不放心,想要托人捎信儿来问问姥爷的情况,可是一直也没有找到往这边来的人。反正现在家里没活儿,我就我替我婆婆来了。”
大郑氏不放心父亲的情况,想要再来看看,可是她毕竟上了年纪,以前年轻的时候干活冻伤了腿,走多了路就疼的受不了,所以方氏就替她来看看。
方氏原本以为就走一趟的事儿,也不麻烦,可没想到,到了靠山沿儿才发现,姥爷已经已经病了三天没吃饭了!
上了年纪的人哪里能经得住这样折腾!
方氏不敢就这么走了,万一姥爷真有什么不好,她怎么跟婆婆交代?
方氏原本家里穷,她爹娘只看重儿子,她到了说亲年纪的时候,爹娘想要把她留在家里多干两年活儿。后来她年纪大了,也就没啥人再来给她说亲,她的亲事就耽误下来了。
等弟弟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家里却连聘礼的钱都拿不出来,就想要把她给嫁出去得些彩礼钱,可是她的岁数大了,哪儿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爹娘就打起了把她嫁给岁数大的鳏夫做填房的主意。
若不是婆婆看中了她能干,能够顶门立户,把她娶回家,她现在还不知道过着啥样儿的苦日子呢!
嫁到章家之后,公公婆婆对她比对亲儿子还要好,所以方氏也是真心对待公公婆婆,不然也不会心疼婆婆腿不好,替她来靠山沿儿看看。
为了婆婆,她也得先给姥爷看病呀!
可是她一个外甥媳妇儿,在婆婆的娘家哪有什么说话的份儿?她提了一句“看大夫”之后,见舅舅一直沉默着不说话,就像是没有听见一样,就知道舅舅的想法了,她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
所以才想办法联系了郑氏。
郑氏心里很是忧愁,想到枣树崖给父母养老的情况,灵机一动,跟孟淮叶商量:“你说,我把你姥娘姥爷接到咱们家去住一段时间行不行?”
孟淮叶压根就没有“只能儿子养老,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外人”的这种想法,郑氏要给父母养老,她当然赞成。
只是,“娘,您是想自己给我姥娘姥爷养老啊,还是你们兄妹三个轮流啊?”
郑氏想了想,说道:“最好还是轮流。你姥爷这一辈子,全都是为了你舅舅,他早年养猪养羊,赚两个钱也马上就给你舅舅,虽然对我和你大姨也不错,但还是没法跟你舅舅比的。照理说,老人一切都给了你舅舅,就该你舅舅自己给他们养老。但是这个情况,我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若是离得近,我还能三五不时的回来看看,帮忙照顾照顾,可是咱们离得这么远,你大姨更远,什么都不管的话,你舅舅肯定有想法。”
孟淮叶见郑氏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