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梁成的隔阂跟仇恨,大着呢。
“怎么?你们觉得不行?”
梁成说道:“报倌的工作人员,朕会给他们朝廷的官身待遇,赐他们官籍,让他们实官禄,如果这样他们还不愿意的话,那就活该他们饿着肚子与朕作对了。”
梁成的想法简单粗暴。
别说是现在,还是以后。
无论哪个时代,铁饭碗都是极为诱人的香饽饽。
“将这道政令发出去,会有人加入报倌的,而且是很多人。”
“康、蒋之流跟他们的门生故吏,自会在这样的潮流之中自行化解。”
梁成强调道:“不过在选拔任用他们之前,先得跟他们约法三章,进入报倌的人有一个月的验证期,不合格就要被淘汰掉,若有妄议朝政,煽风点火之人,一经发现,永不录用。”
给一颗红枣再加一个大棒。
刚柔并济,恩威并施。
眼前几人自然都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秦倌既然打算办,就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公孙离。”
“臣在。”
“从今天开始,秦倌这个部门就归你们礼部所辖。”
梁成开口道:“秦倌主编由杨偾担任。”
“杨偾么?”
公孙离点了点头。
“他确实是合
适的人选。”
杨偾曾是秦县的县长。
当他做了皇帝后,曾经秦县的很多人都被梁成提拔任用。
那些人可都是有才能的。
像桃花商会的李明远,曾经的桃花寨村长曹诩等人都被重用。
他们被安排到了各个州郡已经成为负责一方的大员。
“秦倌发布的首次内容就由朕来指定。”
梁成担心这些人第一次搞,无法搞懂,所以就打算做一个示范版本。
对下面的官员进行指导。
总而言之,秦倌的问世,必须引起很大的波动。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报倌的影响壮大。
以后,秦倌就是大秦朝廷的媒体。
舆论如何发酵,完全应该由秦倌做主。
随着秦倌战略的拟定,殿内众人的心情都极为欣慰。
大家都相信秦倌能发挥远超预期的作用。
也可以给陛下争取好的声名。
“开办秦倌自然能化解当前的困境,可是要根治文人乱国的现象,陛下应当另有铺垫。”
郜德功开口道:“微臣以为,陛下应该开办恩科考典了。”
大秦的皇帝即位,往往都会做两件事情。
特赦囚犯。
以示新君的仁德。
其次就是恩科。
两样一结合,就可以将天下士
子笼络到朝廷的网内。
如今有学识的文人对陛下抗拒的较为厉害。
朝野内外都在传言,陛下不会重用文人。
所以士子们跟朝廷背道而驰。
搞些事端。
这种情况,对大秦朝政全无好处。
这里面误会越来越深。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清楚陛下不但不轻视文人,还要加大力度的大半学堂。
所以,下一步的恩科,就箭在弦上了。
“臣也附议,陛下,大秦基业刚刚稳定,确实应该为朝廷选拔一批青年才俊了。”
“历朝历代的恩科,都需要漫长的筹备时间,发布到开考,还要等各地的学子们就位,不过目前朝廷在各州郡仍然有许多官职空缺,急需补充。”
听着众人的意见。
梁成微微颔首。
“陛下,臣已年迈。”
郜德功出列道:“臣盼望着朝廷首次恩科圆满结束,那样臣就可以看到大秦基业万年了,到时候臣便告老还乡,恳请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
殿内的大臣们神色均是一怔。
都说马忠之前请辞丞相职位。
是为了让陛下顺利的将大炎变成大秦。
如今这郜德功又是如此的大公无私。
但是,马忠毕竟正值春秋之年。
精力旺
盛。
可是郜德功的年纪比马忠要大上一轮。
他在炎煌帝时期就是户部的左侍郎。
影响力跟户部的尚书不相伯仲。
大秦帝国初建,朝廷内外的局面风雨飘摇。
各个重要的岗位都有所空缺。
正是郜德功帮着梁成在六部之中推动了变革。
他的功劳无法轻描淡写的略过。
可是他今年已经七十高龄。
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