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和余子俊相互对视一眼,如何平定苗乱,这是个老问题。皇帝亲自出的会试策论
关键就在于,大家答来答去,都给不出令皇帝满意的解决方案。
有说剿的吧,苗人动不动就往深山老林里一钻,然后在悬崖峭壁上立寨固守。就算是韩信来了,也得一个寨接一个寨地挨个啃。
有说抚的吧,也全是纸上谈兵。涉及到湖广、贵州、四川等好几个省,你朝廷政策制定的再好,那些地方官吏根本就执行不出来。
偶尔遇到一两个州府的主官能力强,那执行效果还行。但是不可能这好几省的州府主官个个都是干才。
地方官吏瞎搞才是常态。
而且大部分汉官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打骨子里就看不起苗人。让他们去招抚,效果可想而知。
皇帝问这么个问题,就属于故意刁难人了。
余子俊只能硬着头皮回道:“微臣以为,应该修筑内长城,把生苗彻底围在墙内,将其与汉民、熟苗完全隔离开。
对于熟苗,刚实行汉苗杂居,力求将其同化。
再有就是大行仁政,减轻对苗人的欺压和剥削。
微臣斗胆说句犯忌讳的话,很多时候,苗人生乱也都是被逼无奈的。
就比如朝廷大建宫室,修造陵寝,整天就是要求湖广、贵州、云南等地采伐大木。
那些大木从深山之中砍伐开采,再兴师动众地移出深山,不远千里运到京城和各地王府,有多少百姓因此致死致残、流离失所。
陛下登基后下诏停止采木之役,西南无数百姓歌颂圣德,感戴天恩。
这些千古难遇之善政,如果能延续数十年,微臣以为,景泰一朝不仅能中兴大明,更能成就媲美文景的盛世。
那时区区苗乱,不剿自平,又何足挂齿。”
朱祁钰闻言,满意地点点头,这策略效果如何先不论,起码听来慷慨激昂,十分鼓舞人心。
有哪个皇帝不想追比文景之治呢。
五百多年之后,对皇帝的评价标准会出现反转。武功受到的推崇,反而会超过文治。
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皇帝,成为了楷模和标杆。
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圣主,反倒是等而下之了。像唐太宗李世民那种以汉文帝为楷模的人,更是差不多都快彻底消失了。
但是在如今,或者说纵观整个大明朝,对文治的推崇还是在武功之上的。
在大街上随便抓个人问问,你是想当孝文皇帝,还是想当孝武皇帝,答案都是不言自明的。
再往前面朝代看,也是如此。
甚至魏晋时期,还会出现曹丕贪污自己父亲的文帝称号这种怪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修筑内长城,把生苗隔离起来,倒还真是个办法。而大明中后期也真的有采取这种方案。
顺着这个话题,又引申到了东南、西北、东北的军政。
君臣相谈甚欢,一直聊到中午,朱祁钰方才带着众人去吃饭。
在镜湖和玉泉山之间,凤阁之北,还有一片小小的湖泊。朱祁钰在湖畔四面分别建造了东西南北四厅,作为宴会之所,并且重金从各地请来名厨。
平时在府中处理政务的大臣们,都可以在此地用餐。
今天朱祁钰选则了南厅作为宴会之所。
众人一进入南厅,就见四位绝色女子正站在厅中相候。
黄溥、何宜两人都是鞠躬见礼,口称娘娘。
其次便是高瑶反应最快,跪地便行大礼参拜。
林香玉连忙谦让道:“探郎快快请起,你们都是未来的国家柱石,倒不必对我们这些妃子行此大礼。”
宠妃们客气,但高瑶可不敢当真,还是规规矩矩行完大礼方才起身。
王越、余子俊没想到会有帝妃出现在宴席上,再加上本来也不情愿给这些妃子磕头。
如果不是高瑶非要行大礼,王越和余子俊本打算随着黄溥、何宜鞠躬行礼算了。
但是高瑶这样一弄,两人便不上不下的。
略一迟疑之后,两人还是勉为其难地选择了下跪。
林香玉几人都连忙抬手虚扶,谦辞礼让。
朱祁钰看出两人的窘迫,也开言解围:“今天只是家宴,无关国事。大家都随意一些,不必行国礼了。
来来来,都坐,都坐。”
桌上已经摆满了酒菜,主要都是南方的菜系。
今天除了朱祁钰和王越,剩下的包括宠妃们在内,都是南方人。
一条长桌,朱祁钰自然坐了主位,然后左手边,命王越、余子俊、高瑶依次坐了。右手边,四位宠妃,以及黄溥、何宜,分别落座。
朱祁钰和王越面前,放的是北方菜;其余人面前,则是南方菜,宠妃们将这些细节都一一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