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文武官员里并不全是看热闹的,现场也有苦主在。
胡安、胡瑄兄弟两人之前被朱祁钰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每日在锦衣卫衙门当值,如今也听说了岳正上血书之事。
两人红着眼睛,分开人群,来到岳正面前。也不说话,只是双双跪地,梆梆梆给岳正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便含泪离去。
胡家这个委屈太大了,正统七年十月,一直维护胡皇后的张太皇太后崩逝。仅过了三个月,到正统八年正月,胡皇后长女顺德公主薨。同年十二月,胡皇后仙逝。
一对母女死亡的时间点,让胡家人不得不猜疑。
而且胡皇后死后,仅仅以嫔御之礼,草草葬于金山。这丧葬规格,完全就是侮辱性质的。
再加上胡家这二十年来备受打压,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
胡家两兄弟的举动,为现场气氛更添几分悲情,文武百官的议论更加热烈。
但还是没有人敢冒然站出来声援岳正,皇帝之前的郕王妃汪氏可是也和胡皇后一样生了两个女儿,却被皇帝死死卡住,到现在也不肯给皇后之位。
如果给胡皇后平了反,郕王妃紧接着要求做皇后,那皇帝该怎么办呢?
所以现在大臣们普遍认为皇帝不会给胡皇后平反。
鉴于皇帝如今拥有的巨大权威,在没看清风向之前,文武百官还不敢冒然站出来和皇帝打擂台。
于是在百官的注目礼送之下,内阁众臣带着岳正来到了西厅。
皇帝已经提前得到消息,也没多说什么,只让众人就坐。陈循等人都坐了,只有岳正一人站在最末位的何文渊身后。
朱祁钰招招手,示意何宜过来,然后向众人介绍道:“黄溥、何宜以参赞军务,大破瓦剌之功,分别升任左、右春坊大学士,入阁观政。他们资历尚浅,你们平时多关照关照,让他们在一旁跟着多看看多学学。”
皇帝说得委婉,但陈循等人也不会傻到当真。什么入阁观政,皇帝最器重的年轻文臣,能只是观政这么简单吗?
不过对于皇帝的破格提拔,众人也没有理由反对。当时让朱祁钰登基,就是用来背黑锅的。
不能说要背黑锅的时候,死命鼓动人家往前冲。现在仗也结束了,锅也背完了,好处全让别人分了,皇帝想提拔两个亲信都不行?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啊,按照大臣们已经默认的规则,这次京师保卫战后述功酬劳,皇帝分走最大的一块利益是应该的。
区区两个春坊大学士,封了也就封了。
于是何宜取代何文渊,成了敬陪末座的那个。
接下来是谈正事,王文将岳正的血书递了上去。
朱祁钰展开血书,逐字逐句地看了半晌,看完之后眼泪也下来了。
陈循、王文等人见状,都诧异地看向何文渊,心知这次帝王心术被何文渊猜中了。
果然,朱祁钰叹息良久,红着眼睛给众人来了一句:“二十年了,不意我大明竟有忠臣在!”
众人闻言,都长舒一口气,皇帝这一句话就算给这件事最终定性了。
皇帝的意见有了,接下来就是朝野上下的博弈了。
内阁首当其冲,现场就必须作出抉择,朱祁钰就这样看着六位阁臣,等着众人一一表态。
何宜的态度不用问,肯定跟着皇帝走。
陈循很快也做出了抉择,自己好不容易当上首辅,不跟随皇帝还能怎么样呢,总不能也上南方总督军务去吧。
王文是皇帝的拥趸,对皇帝的认可度比何宜还高,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江渊、何文渊也都觉得还是得跟着皇帝,这日子才能过得更有奔头。
周忱左右一看,没有一个人反对,那光自己反对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而且皇帝刚才表达得很明白,谁反对,谁在皇帝眼中就不是忠臣。
于是,在场阁臣无一反对,皇帝与内阁达成了一致。
朱祁钰也不拖泥带水,当即便发布了诏命:“岳正心存忠义,清正廉直,升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翰林侍讲、中书舍人。
胡皇后之兄胡安,晋封平恩侯;胡皇后之弟胡瑄,晋封乐成伯。
岳正奏本,传示天下。凡生员及以上者,皆可上书议之。”
几位阁臣听完,一阵阵的无语。皇帝你都给胡皇后的兄弟封侯封伯了,还让大家议啥啊。而且连爵位的名号都想好了,这显然是预谋已久啊。
见众人迷茫,朱祁钰又补充到:“正旦大朝会,朕会对于胡皇后复位之事,给出最终的裁决。
不过你们都是朕的亲信,我也不忽悠伱们了,到时候我会正式给胡皇后复位。”
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只能感叹皇帝是越来越强势了。
不等众人回话,朱祁钰又问道:“现在胡皇后的陵寝是何规格,礼部是如何祭祀的?”
陈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