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外头风大,咱们回去再说。”
卫云襄扶着霍氏进了定安侯府。
一行人进了前厅,卫云襄将来龙去脉告知众人。
汪氏眉尖若蹙,瞧着面上喜怒不明的儿媳妇,先吩咐身边的王妈妈将这孩子抱下去,找个奶娘照顾着。
又替儿子找补:“文君,这事儿是老二糊涂,怎能不跟你商量一声,便随便收养个孩子。”
卫云襄没心没肺,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想着爹爹并没有做错什么。
“阿娘,盈欢太可怜了,一出生就没了父母,爹爹是心疼这孩子,才收养了她。”
“阿襄,少说两句。”卫凛轻声呵斥。
他这妹妹除了缺心眼没什么毛病。
父母之间的事由得她置喙?
果不其然,霍氏听到女儿这话,当即红了眼。
“你个小没良心的,你跟着你爹爹出去这两年,我是夜夜担心,吃不下,睡不着,你倒好,一回来就帮着你爹爹气我。”
卫云襄最怕眼泪了,尤其是女人的眼泪,她哄不了。
一双大眼睛冲着卫凛眨巴着,小声道:“阿兄,你快帮帮我。”
卫凛无奈,将她推到一旁。
“阿娘,阿襄不是这个意思,她同爹爹在边关风吹日晒,定是想念您的,况且龙城一战,她同爹爹差点儿……”
卫凛顿了顿,不吉利的话没有说出口。
龙城之战在玉都传得很广,街头小孩儿都知道龙城发生了什么,若没有宣城军,龙城就是一座空城了。
卫云襄顺着卫凛的话接下去:“阿娘,你是不知道,我差一点儿就饿死了,你就见不到你玉雪可爱的女儿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刻意撒了个娇,逗得在场的人大笑。
霍氏嫌弃:“黑得跟个煤球似的,还玉雪可爱呢。”
汪氏捏着一方墨竹绣帕,满脸慈爱:“阿襄受苦了。”
“保家卫国,不苦的。”卫云襄傻笑。
霍氏将女儿拉到自己身旁,抓着她粗糙的手:“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还这般不成体统。”
姚氏:“弟妹这是心疼孩子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卫远和卫云襄时不时的耍个宝,其乐融融。
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汪氏这才招呼着众人去收拾,准备入宫。
***
皇宫。
宋宣华一入宫便先去面见了永昌帝。
永昌帝先是将她呵斥了一通,说她堂堂一国公主,与军营中莽夫为伍,成何体统。
宋宣华不做解释,上辈子她将这件事情瞒的太好,永昌帝到死都不知女儿曾经是卫家军的一员。
“女儿知错了。”
永昌帝瞧见她这模样更来气,她这云淡风轻的模样真是像极了她的母后,冷漠无趣。
他藏在袖中的手捏着龙袍袖口,平复心绪:“罢了,平安回来就好。”
紧接着,宋宣华将龙城、遥城之事细细禀报。
永昌帝懒懒地坐在榻上沉默良久:“宣儿受苦了。”
这些就是宋宣华不说,街头巷尾也早就传遍了。
如今整个玉都的百姓都知道,送往边关的粮草辎重迟迟没有抵达,险些让天祁失了龙城遥城。
粮草辎重一向由太尉窦阔负责,出了纰漏,第一个被问责的就是他,如今朝中参他的奏章堆了满满一屋子。
宋宣华察觉父皇藏着心事,便没提粮草辎重之事。
“卫家军劳苦功高,他们比女儿更苦。”
“的确该嘉奖,朕这就拟旨,赏赐卫家军。”
宋宣华总觉得不对劲,是太久没回玉都了,为何她觉得父皇对此次大捷并没有特别高兴?
母后常说,天子之心难琢磨。
耳边又响起边关时几位将领的话——
“当今圣上多疑,此事不论真假,若传回玉都,被有心之人利用,我们的妻儿族人当如何自处?”
宋宣华前世不以为然,如今却不敢过多揣测。
同永昌帝又说了几句父女之间的暖心话,便前往长信宫见母后。
卫皇后一早便命宫人准备好了宋宣华爱吃的桃片糕,坐在院子里一边听儿子念书,一边等着女儿过来。
她身子不爽利,病了快小半年了,喝了不少药,没点成效。
前几日,青鸾带了个医女阿音回来,替她瞧过,她这才知道自己是中了毒。
此事并未声张。
在这宫里,除了青鸾和那医女没旁人知晓了。
这几日,宫人送来的药她偷偷倒进了窗前的牡丹花下,只喝阿音给她准备的药,身子渐渐舒坦多了。
青鸾拿了狐裘披在卫皇后身上:“娘娘,天冷,咱们回屋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