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启晖同鲁国庆说着话,另一边,鲁国庆大嫂跟二嫂在厨房里包饺子。
一边包,鲁国庆大嫂一边跟二嫂絮叨。
“你说说,小叔子不是胡闹么,一个村办工厂有什么好去的,找对象这工作都拿不出手。要我说还是正正经经找个国营厂子上班。”
鲁国庆二嫂道:“要是国营厂那么好进,咱爸也不会同意他去村办工厂了。行了,咱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至于小叔子怎么样,有公公婆婆呢,不是咱们该操心的。”
“嗨,这不是有人找我打听小叔子么,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他干啥工作的。这么大的人,也该成家立业了。可谁敢给他做媒?”
“既然人家打听了,你就把具体情况说一下,愿不愿意就是对方的事了。”
“我不管,不想说,丢人!”
苏舸正好从厨房门口走过,碰巧听到里面两个鲁家嫂子的对话。
这两个嫂子听起来很嫌弃鲁国庆的工作。
她们都是国营厂的职工,这会儿国营厂的工人确实是最牛的,好些年轻人抢着进国营厂,政府机关都不乐意去。
不过也就这几年的辉煌了。
到八十年代中期,大批国营厂职工陆续下岗,国营厂将不复往昔的荣光。
鲁国庆大嫂最后那句话音量有些高,外面堂屋里的人也都听到了。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有鲁国庆大哥脸色变了。
他皱起眉头,狠狠朝厨房的方向瞪了一眼。
吃完饭,盛启晖和苏舸又坐了一会儿,就回家了。
回家路上,苏舸把自己听到的鲁国庆大嫂和二嫂的对话,给盛启晖复述了一遍。
最后道:“你师傅这个小儿子,在家里挺不容易的。两个嫂子都不待见他,嫌他工作丢人。”
盛启晖无所谓地笑了下,“再过几年,还不知道谁嫌谁呢。”
苏舸心头跳了下,“什么意思?”
盛启晖突然没了声,几秒后轻咳一声道:“照国家目前的改革形势来看,国营厂未来将慢慢不再占有优势。不说别的,单说国营厂铁饭碗这一套,工人们干起活来没有积极性,比起村办工厂就不知差了多少。要是有那么一天,两个厂子同时放到市场里去竞争,你说谁更有竞争力?”
苏舸没接话,她这会儿心里是震惊的。
自家老公分析的未来走势,也太准了点吧。
眼下才79年,市场经济才刚刚生出苗头来,计划经济依旧是主体。
盛启晖能在这时候看出国营厂即将走向颓势,这眼光不仅精准,也过于超前了。
“怎么不说话了?”
盛启晖问。
苏舸回过神来,笑道:“你分析的太有深度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未来国营厂什么样我不知道,但你们的村办工厂,我还是很看好的。”
两人一路说着话,到了大杂院。
宋盼娣和樊雪勤都从婆家过完年回来了,她们各自从婆家带来了吃的,都给苏舸送来了一份。
苏舸也从自家拿了吃的回送给她们。
一晃,春节过去了。
大院里孩子们还没开学,依旧可以放羊,大人们则都要回厂里上班。
盛启晖、苏舸,以及周小康和俞树铭四个大学生,跟着孩子们一起继续放寒假。
盛启晖事情多,根本闲不住。
一过完年,佟浩那边就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一吨钢材的批条有眉目了,钢铁厂的领导答应尽快给批条。
不过他给的五百块钱都送出去了,一分也没剩下。
提起这事,佟浩就闹心。
“本来以为送个两三百就够了,哪想对方开口就是五百,少一分都不行。”
盛启晖道:“咱们求着他办事,他要多少咱就给多少,这个事可不是能讨价还价的。”
佟浩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过了两天,批条拿到手,盛启晖立刻带着批条去了杨安村。
杨今普正好也要找他。
“公社那边想了很多办法,物资局最后才吐口帮着弄半吨钢材。才半吨,根本不够咱们用的呀。”
杨今普愁的不行,一见到盛启晖就大吐苦水。
“咱们村办工厂规模太小了,人家物资局根本不放在眼里,说是必须先给国营厂提供原材料,最后剩下的才能匀给咱们一些。”
“别愁了,我找人给弄来了一吨,加上物资局给的半吨,插秧机的生产足够了。”
盛启晖从衣兜里拿出那张一吨的钢材批条,递给杨今普。
“一吨的批条?”
杨今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好话赖话说尽,好不容易才弄来半吨。
盛启晖不声不响的,竟然拿到了一吨的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