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后,稍微休息了一会,陈序就提着奶奶早就准备好的祭品上山了,是一个竹编的篮子,里面放着一个小扫把,龙眼,苹果,香蕉,还有一条白鲢,一碗面条,一瓶奶奶自己酿的米酒。
哦,还有几束爷爷种的白菊花,以及自己用来喝的矿泉水,至于钱纸爆竹香啥的,村里也禁止好几年了。
陈序左手提着篮子,右手也没闲着,拿着一把弯刀(柴刀),这刀的作用除了用来清理墓旁边的杂草以外,最重要的是用来开路的。
自爷爷这一辈人都老了以后,山里基本已经没有人去了,久而久之上山的路,已经被杂草灌木给占据了。
要不是陈序从小在乡下长大,田里打滚山里乱窜,不然他也没法进山,先不说路不熟的问题,就这一路上的杂草灌木,都得让人叫苦连天。
一路上披荆斩棘,本是被杂草灌木掩盖的路,硬生生的被陈序给重新开辟了出来,关键是手上还提着祭品呢,里面的鱼和面条虽然没有汤汁,但总还是有点油的,所以还得防止把碗给倾倒了。
另外还得感谢老天爷今天赏脸,虽然是阴雨天气,但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下雨的,不然就更难顶了。
自爷爷老了以后,上山扫墓的事就交给老爸和陈序了,这几年来,上山扫墓的不是陈序就是老爸,或者说他们两个一起,但清明就基本没有不下雨的时候,所以每次扫墓,父子俩一碰上下雨,就搞得非常狼狈。
历经千辛万苦,陈序总算是到了目的地,太爷爷和太奶奶,也就是他的曾祖父母墓前,这两位长辈陈序没有见过,陈序出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去世了。
墓的两边有两棵松树,这是爷爷在曾祖父去世的时候种下的,经过三十年的生长,现在已经是非常的高大了,墓的周边都用水泥砌过的。
所以陈序不用管水泥地以外的杂草,只是需要用弯刀把新长出来的灌木给砍掉就行了,然后拿出扫把扫掉地上的树枝树叶。
摆上祭品和白菊花还有一小杯酒,陈序认认真真的磕了三个头,然后也没急着走,用他们这边的话来说,是要等老祖宗享用一段时间才行。
趁着这段时间,陈序在周边转悠了一下,还别说竹子山遍地都是宝啊,看着到处都是刚冒出尖尖的春笋,陈序感慨。
是的,没错,陈序老家的山上全是竹子而不是树,据说最开始也全都是树的,但经过老祖宗们一代又一代的栽种,以及竹子天然生长的优势,他们整个村子连绵几十里的山林,现在已经全部都是竹子了。
甚至县里都在这挂了牌,潭州县万亩楠竹林基地,村里都还有竹制品相关的小厂呢。
要是放到没见过这种漫山遍野都是春笋的人身上,看到眼前的场景绝对会兴奋到用麻袋来背笋了,但说实话,陈序是真没所谓了。
老家的后山,就只需要走几步路而已,那里的春笋每年都很多,甚至都长到菜地里了,爷爷每年都要挖不知道多少,用来给奶奶晒笋干。
能让陈序心动的是小笋,就是只有拇指粗细的小竹子长的笋,这种小笋又鲜又嫩,做之前氽一下水,去掉点点苦味和涩味,切成丁然后无论是和肉沫还是腊肉放一起爆炒,那味道那下饭程度是一绝。
陈序在附近到处找了找,果然还是被他找到了几根,陈序当然是没放过全给拔了,几根是当然不够的,但还有两座墓要扫呢,再加上回去的路上,还会缺这个?
估摸了一下时间,也差不多十多分钟了,老祖宗也该“享用”完了,陈序内心默念和太爷爷太奶奶告别,把杯里的米酒恭敬的洒在墓前,收拾好祭品只留下白菊花,然后就去往下一个长辈的墓地。
在山里绕了半个小时,陈序到了第二个墓地,也就是陈序的姑奶奶墓前,她是曾祖父的小女儿,爷爷一共有六兄妹,他排行最大,然后是三个弟弟两个妹妹。
姑奶奶排行第五,其实算来今年也才六十多不到七十的,可惜的是前几年得了癌症去世的,她的儿女都在外地安家了,当初也想把她安葬在那边,也方便他们经常祭拜。
但姑奶奶只想魂归故里落叶归根,去世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她安葬回老家,因此儿女也是遂了老人的遗愿,不远千里送老人骨灰回来安葬。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儿女远在外地,一年也只能回来一次,祭拜他们的母亲,但时间上不一定是清明的时候回来,说实话每年都回来一次,也是不容易了。
所以就拜托了他们的表兄,也就陈序的老爸,每年清明以及过年扫墓祭祖的时候,也帮他们祭拜一下母亲,其实不用他们说,老爸也会做的,毕竟是他的亲姑姑,现在老爸没来,自然就是陈序代劳了。
姑奶奶陈序是见过很多次的,小时候还经常买小零食给他吃,可天不遂人愿过早的去世了,也是经过这件事,家里也开始重视身体这方面的,每年年底都会固定做一次全身检查。
闲话不多说,陈序照样先把周边的小树、小灌木给砍掉,然后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