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之前报到官衙,前州牧下面的官员和稀泥,无非也是教化一番。
回来对门还是想怎样就怎样,加上两个小儿年幼,再计较就要被人说是跟小孩过不去,难怪柳婆婆为难成这样。
苏惊梧送他们回到对面房中,歪头想了想,从袖袋里掏出一包红豆酥糖来,说:“我有个法子,或可一试。”
她三两下把办法讲给柳婆婆和秦二郎,说得他们目瞪口呆:“这可使不得,怕不是以后吵得更凶。”
“初时两日会有些闹腾,且看五日,总比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强。”苏惊梧宽慰他们,又叮嘱:“切记找个可信的邻里出面来办。”
柳婆婆心存疑虑地收下糖,反应过来:“姑娘先后帮了老身和二郎不少,谢谢还来不及,刚才真是失礼了,快坐下喝口粗茶吧。”
门中清寒,一应家用都是旧的,很多年没换过,但书架上摆满了书,翻烂的封皮就用粗布包起来,看得出有人对它们很爱惜,房子里里外外也打扫得十分干净。
卧房挂着一条粗布帘子,没听到什么声响,柳先生应是正在小憩。
看这情形,苏惊梧也已明白了为何婆婆要深夜去河边浣衣,白天要照料家中病人,根本无法抽身。
他们方才提到的一个人,让她有些在意。“你们方才说,你家郎君曾在孙家做陪读?”
秦二郎答道:“正是,岳哥儿满腹诗书,常得夫子赞誉,可惜举荐无门,后来被孙家请去做大公子陪读。他这般恭德慎行的人,不可能丢下家中父母远走。”
孙家根本不缺钱,若真是丢了人只会翻山掘地把人找出来,怎会轻描淡写只找柳家赔钱,听起来更像是虚张声势。
苏惊梧立刻想到前些天孟濯说的,送活人上山练刹灵。
但此事也有疑点,按理来说,那些无亲无故者风险最低,丢了也没人问。
柳先生虽重病辞职,但好歹也是州衙前主簿,儿子又是个有点名声的读书人,此事肯定已经惊动官府,孙家难道不会顾忌一下?
“我听闻那长公子已卧病八年之久,柳郎君要怎么陪读?”苏惊梧又问。
“长公子刚病倒那几年,孙家请了好些有名声的书生到家中给长公子读书作诗,说是要养养府中书卷气。”秦二郎耐心向她解释。
“后来长公子好转了些,能说话了,就留了一个看得入眼的书生陪在床头,一天聊一个时辰,留下的人就是岳哥儿。”
听起来,孙绎是真心要留柳家郎君的,那他究竟去了哪里呢?
在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秦二郎把带来的纸包交给柳婆婆:“大娘,这些是文毓和我买的家用和补品,你和大爷好好补补身子。我跟着大人学计簿和管事,你放心,他们都对我很好,也答应了帮忙找岳哥儿。”
他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我得回府里了,今天还是文毓帮我告的半天假,二郎下次再回来看你们。”
接着又跟苏惊梧行了一礼,出门去了。
苏惊梧也跟柳婆婆告辞,小步追上了秦二郎。他有点诧异地回头:“苏姑娘有事?”
“秦公子别见怪,我就是有些不放心,孙家为什么找你麻烦?”问完这句话苏惊梧就看到秦二郎眼神投了过来,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又难为情。
最后秦二郎收回了眼光,摇摇头:“孙二公子之前吩咐了一件事,我没办好,所以挨罚了。”
见他不打算细说,苏惊梧也不追问了,所有所思地跟在他身后。
秦二郎无奈道:“谢姑娘关怀,自解契之后我跟孙家没关系了,不会有事的,姑娘还请回吧。”
“那我能不能再问问,萧州牧是个什么样的人?”苏惊梧早就对这人好奇了,却一直没机会靠近观察。
听孟濯的意思,是有几分英才的,可他到底能做到哪一步,那些受孙氏压迫的凡人能得到真正的解救吗?
如果得不到一个答案,她就算回了小雷山,也会挠心挠肝地想。
秦二郎认真想了想,回说:“大人是我见过,最玲珑最聪慧最正直的一个好官。”
有些超出意料,秦二郎对他评价如此之高。
他似乎很乐意跟人谈起这个新州牧有如何有智有谋,也谈到他一些人人皆知的过往。
萧凌之祖上原是书香世家,五代以上出过三公,可惜朝代更迭,家族没落,到他父辈时,只当到了广川的一个小小知县,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他有个同胞弟弟叫萧煊之,兄弟二人出生时母亲就难产而死,又年幼失怙,被祖父接到溧阳抚养。萧凌之从小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四岁即可做文章。
他弟弟却相反,从小争强好斗,上房揭瓦,是一点都不爱读书,后来还沾了赌瘾,败光祖父家财,连棺材本都不剩,欠了一身子钱债,被人活活打死了。
发生这样有辱门楣的事,萧凌之本是很难找到入仕门路的。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