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客家人真正作为一个群体走上历史舞台,应该是以其第四次迁徙,或者说南宋被蒙古所灭的那个历史时期。 而秦晓鸾所穿越来的这个年代,不仅要早于第四次,更是早于第三次大规模迁徙。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客家尚未形成自己的化体系,这中间自然也就包括建筑了。 任何结果的诞生都会有它的的历史原因,历史的原因,又受限于它的地形、人员。 围楼的外形是一个对外封闭的,内部的空间却很大,而且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进出的门就那一个,而且也不是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窗户。 围楼里面的窗户很小,不足一个小孩子爬进来,但是一间房子却有两个以上的窗户,这就是标准的防御性住房。 围楼最具代表的,就是后世的福建一地,这又是为什么呢?围楼最具代表的,就是后世的福建一地。在秦晓鸾穿越而来的这个年代,那边简直就是一个不毛之地。 不仅地形荒芜,而且人员也颇为彪悍。因为要征服大山和海洋是需要巨大的力量的,所以到达那边的客家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远胜其他地方。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那里那边一直是刘培犯人所在,发配犯人一般就是发配到那个地方。 所以为了生存,这些被发配的人,也会做出一些超越道德的事情。明朝的时候这里简直就是山贼土匪的天下,骚扰附近村庄,杀人简直就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还有就是大山里面,有那种大型野兽,也会经常的伤人。 如果在中原地区村庄,大家会合伙抵御山贼和野兽,但是在人际凋零的古时候,这就显得很奢侈。 还有一点就是,福建地区是一个靠近大海的地方,还有来自海上的威胁。 明朝的时候,沿海地区简直就是海盗最猖獗的地区。 后来虽然有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但是之前的几百年的骚扰就没有停过。 海盗大多都不是我国人,这些倭寇大量的屠杀当地人,掠夺财物。 客家人为了生存下来,聚集在一起生活成为了一种最好的选择。 房屋的修建也就趋向于聚集一起安全有保障,所以围楼成为不二之选。 有一句话特别适合围楼:不是人们选择了围楼,而是历史选择了围楼。 因为历史的发展都是经过无数的流血留下的最好的选择,但在现在这个年代的人们就对这些不太清楚了。 可这些话,秦晓鸾是万万不能对李世明说的。 李世明的智慧远超凡人,一旦自己是后世穿越而来这件事被他知道了的话,恐怕会有很大的麻烦。 首先第一个麻烦就是,当李世明知道这件事之后,必定要问秦晓鸾几个问题:我开创的这个大仪朝是不是千秋万代了?如果是,你来的时候是朕的第多少代子孙当皇帝? 如果说不是,那就更麻烦了。你给我细细讲是怎么亡国的,我来想办法避免这件事。比如,现在就下个圣旨不让将来的某某官员当朝,甚至不让某个败家的子孙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