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秦晓鸾早有计划。 秦家班学校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对适龄学童的教育,这一块将会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最大的变革体现在两点。 第一点是采取大班制统一教学,即一个班定额五十个学生,有多少学生就招多少个班。据秦晓鸾估计,以目前秦家班员工数量来说,应该招满三个班没问题。虽然收取每个学生费用比较低,但人数多了总金额也就高了。 第二点变革就是老师分科教学,教《四书》的专门教《四书》,教《五经》的专门教五经,提高教师的专业性。然后每个班有一个老师当“班主任”。 另外一部分是对在职员工的文化培训。由于白天都要做事,所以采取夜校性质。未来秦家班所有管理人员,文化考核成绩将会成为一个硬标准。这样一来,光是需要参加培训的员工就不少了。 说到这里,秦晓鸾笑着说:“有文化的员工,对秦家班来说是多多益善。” 她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李经虽然表无表情,但内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秦晓鸾说的很多话,完全可以套用到国家管理中。 把学校建立成为秦家班最神圣的机构,让老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把政府建立成为国家最神圣的机构,让官吏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有文化的员工,对秦家班来说是多多益善——有文化的国民,对我大仪朝来说是多多益善。 为什么要“愚民”?说穿了就是统治者没有自信。 一个小小的营造队伍,一个女流之辈,都能有这种自信和胆识,我李经身为太子,难道这点自信都没有? 秦晓鸾关于继承与发展、创新和变革的诸多观点,上次在达人秀中李经就大为触动,但是一时间也想不出能从哪里着手。 今天本来是在说秦家班学校的事情,但一下子打开李经的思路——“智民”。 一旦实施这个政策,整个国家面貌将会完全改观。 秦晓鸾啊秦晓鸾,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啊?李经不断偷偷地打量着秦晓鸾思绪万千。 等赵友诚走了之后,秦晓鸾问他有什么事的时候,李经一下子忘了今天来的目的。 可对李经来说,既不能说自己忘了,也不能说没什么事,只能先随便找个话题搪塞一下:“哦对了,我是来告诉你,破虏将军已经到京城了,估计立即就要向北边开拔了。” “啊?”秦晓鸾不自觉地愣了一下,刚才那种“女强人”的风采荡然无存。 片刻之后,她也发现了自己的失态,于是撅着嘴巴说道:“他去哪也不关我什么事吧。” 李经微微一叹:“兵凶战危,孤王倒是挺为他担心的。” 秦晓鸾忍不住抢白道:“那还不是你派他去的?” 李经一下子被塞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于奇正这事,确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发展成这样的,甚至都不知道父皇是怎么会做出这样一个可以称得上荒唐的决定。可是,他总不能在秦晓鸾面前这么说吧。 秦晓鸾幽幽一叹,不再做声。 不知道为什么,李经又感觉到一股子老坛酸菜的味道——还是正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