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田庄后院的堂屋里。因为有姜山在,杜夫人不好过来,杜谨言倒是过来了。 掀开软帘正看着杜谨言有礼有节地给姜阿婆问好,姜山低头掩饰自己的惊讶。 不知道杜家公子什么时候恢复如常人了,当初他可是亲眼见到他傻乎乎的样子的。 帘子打开,姜山迈步进了屋子,闻到满室浓烈的香味。看到秋桑正在收拾布包,原是她撒了一个小香包到炭炉里。 女儿见他过来笑嘻嘻地招呼着,起身赶忙过来,半推半拉地将他安置在姜阿婆旁,一张大圈椅上。 张嬷嬷掀帘带着两个丫鬟进来,笑着对姜山说道:“夫人让我送些果子肉脯过来。” 张嬷嬷说完,两个丫鬟上前来,将手中的四层食盒取出来,有银杏果,栗子,芭蕉干,龙眼,梨圈,桃圈各样一些装在六色盘中。 另一丫鬟又取出牛肉干,鹿肉干,干鱼等摆上。 加上自家做的红豆糕,卢氏觉得光是吃这些,肚子应该就饱了。 张嬷嬷又说了几句吉祥话,才带着丫鬟离去了。 “谨言,咱们开吃吧!”姜阿婆看到大家都望着自己,举起筷子发话了。叫得也很亲热,这是杜谨言执意的,说是叫公子少爷的不喜欢听。 祝乐用直接放手抓了一根牛肉干,尝尝味道,被卢氏瞪眼。祝乐吐吐舌头,乖巧地拿起筷子。 今日是卢氏下厨,猪肉羊肉各做了一些,皆是家常味道。姜山吃得欢喜,只要有肉,不管是什么味道,他都喜欢。 杜谨言则乖顺地给女儿夹了一块鳜鱼,还蘸了一些辣酱。看女儿快速接过,又细细品尝的样子,就知道是她爱吃的菜。 唉!女儿长大了呀!大了不由父啊! 姜山觉得心里酸酸的。 卢氏见丈夫情绪不是很高的样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指了指碗里的菜。 姜山转开,看到碗里的煎得金黄的肉,算了,自己也是有人照顾的。 放下客气,让秋桑送些酒过来,心情愉快地和杜家公子小酌了一番。 秋桑端来了自制的桂圆干果子茶,祝乐和卢氏缓缓品尝,一面看两个男人喝酒聊天。姜阿婆年纪大了,怕吃多了不好克化,早早地就去睡觉。 半夜,祝乐被秋桑叫醒。原来是田庄里今日有人在邻居家喝多了,回去的路上跌倒了,旁边那人的儿子为扶着他,自己摔到,腿上痛得不行。半夜三更,又是新年,找不到大夫。实在受不了,才敲开了主家的门。 祝乐会医术,庄子里的人都知道。虽然不知道会到哪种程度,但总比一无所知的庄户人家强。 祝乐穿好衣服,秋桑就点着灯笼在旁边照路。走到门口,祝乐见他爹在等着。 “走吧,去看看。”姜山没有多说话,陪着女儿。 走到一户人家,早有妇人在门口等候。一行人被迎了进去,直到少年的房里。 那十三岁的少年躺在床上,脸上细密地满是汗,一旁他娘在不断地宽慰,“儿啊,东家马上就来了。东家是在永昌城里跟着柳神医学医的,一定能治好你。” 秋桑的灯笼近前了,祝乐才看到少年脸都痛白了,赶忙上前检查。 “是骨折了。我马上给他接上,就不疼了。爹,你帮我扶着他,让他不要乱动。”祝乐不好在人前露出她的大力。 祝乐摸了摸少年的腿骨,在少年还没有看清小东家的面貌时,只听“咔嚓”一声。小东家就轻轻放下了他的腿,道:“好了。” 少年看了看自己的腿,瞬间感觉不痛了。 “好……了,好了吗?这就好了吗?”妇人有些不敢相信,她原本那些编的话是真的?小东家去学医没有多久吧?还有,那是柳大夫,不是柳神医。 “娘,我不痛了。” 妇人听到儿子的话才信了。 “明日一早到姚木匠那处寻两块木板,绑在腿上。这一个月都不要动伤腿。腿是接上了,如果再错位,到时候长歪了,就得打断了重接。”祝乐比划着木板的大小长宽,说明要害。 “好,好,我们都听小东家的。”妇人诺诺点头,对小东家的话深信不疑。 “明早我来给他绑腿。” 第二日一早,祝乐给绑好了腿,叮嘱再三不要动腿。 初一的晚间,祝乐等到杜谨言有空且清醒着,便潜到他房间质问。 面前的男子玉面星眸,偏他因为命不久矣,神色温和内敛。又带着些许微不可见,与世不容的不羁,犹若谪仙。 这样的男子,又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