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真不愧是你,这么些年,还是最擅忽悠人干活。” 容昭眉弯弯。 ——再,裴怀悲。 《史记》: 熙和一年,正月十六,太傅容昭十六次辞官,帝终允。 熙和一年,七月三十,容昭正式出海,率海军五万,船队五百,此大雁历史上最大、最重要一次航行。 熙和三年,二月,有一舰队自海上而,携带安庆王世子、太傅容昭奏折,上书于海外发现新大陆,请帝赐名。 熙和帝大喜,新大陆命名——安洲。 赐容昭,安洲王,掌安洲。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安洲王大雁朝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有封地之王,实安洲冕之帝。 《帝王记》: 熙和年共有两位“君王”,一大雁朝熙和帝,一安洲王容昭。 此二人于两块大陆,执两政治,一内一外,安洲王开创共和制,熙和帝全力支持。 历史熙和界,步入新代。 一帝一王,千古功绩,万年不朽。 - 后记。 熙和八年。 路上,有人骑自行车冲入巷子,满脸激动:“买到了!买到了!” 巷子里正做手工活人猛地站起,全都围过去,搓搓手:“快给我们看看,这东西又贵又难买。” 那人小心翼翼将挂在自行车上袋子取下,取出里面东西。 ——挂钟。 “哇!好好看。” “可惜价格还有些贵。” “还好啦,安洲给咱们价格已经很宜了,卖到西洋南洋,都是五倍、十倍价格,商人说,现在就是产量上不去,安洲那边还在努力。” “这倒是,报纸上也说了,等产量上,价格就会下,让大家冷静消费,咱们这几家,大概只有你买得起。” “我看看间,午二刻还多一些,太准了。” “真想要,等价格下些,我就去买一个,或者先去买一个戴手上,那个宜些,但是更难买。” …… 茶楼。 几个商贾正聚在一起说话。 “这次皇上让往安洲那边送一批茶叶、衣服、瓷器和丝绸等物,还有迁移百姓,又是一支大船队,我们准备跟一起去安洲。” “我也去,带上货物,再从安洲采买一些,下一趟南洋。” “正好在安洲那边多住一段间,那边缺人,又没有仆役,虽然么都贵,但确实挺自在。” “现在大雁也挺自在,虽然我家现在仆人都没了,全是雇工。” “咱这还算好,许多世家那才真是,自从出了‘奴仆自赎’政策之后,又规定了奴仆自赎价格,仆从没了大半。” “安洲那边,更是不认卖身契,没这玩儿!” “给你们讲个笑话,之前周老东西出海做生,想赚大钱,又想安洲人力贵,自己带了一船奴仆,结果到了那边,人安洲政府说不认卖身契,大雁人可直接去登记领户籍,都是良民,然后他仆从全跑了,周老东西差点没回哈哈。” “雇佣就雇佣呗,咱们不欺负下面人,上面人也欺负不了咱们,现在都讲法。” “可雇佣些外邦人,他们宜。” “我不习惯外邦人,白黑,看起怪怪,有些官话学得还不大好!” …… 宫中。 官员们也在说话。 “你这是新鞋?”赵侍郎看向吴御史。 吴御史得地秀了秀鞋子,眉梢一挑:“是呀,橡胶鞋,好看吗?” “啧,鞋子不错,样式太年轻了,你年纪也不小,穿这么花哨鞋子做么?” “穿衣自由,你管我?” “行吧,说起,近日朝堂之事真是不少。”赵侍郎又感叹。 提到这里,吴御史也不炫耀鞋子了,认地点点:“工部在研究安洲送回新炮、武器,还有他东西,忙得很,皇上也很关注,武器是最要紧东西。” 赵侍郎:“户部常年忙得很,还有礼部和鸿胪寺最近也忙,又有一些西方家过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