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之后,孔搢走到卫沁面前,“当年,你也在老夫门下求学,这便是你的所学所用?” 虽然孔搢也比卫沁大不了多少,可二人之间,却是血脉压制。刚才还能强撑着的卫沁,此刻一躬到底,面对孔搢根本不敢开口。而周围的百官,尤其是那些原本中立之人,态度很明显的发生了改变,这一切,都因为孔搢的到来,而且,孔搢很明显偏向沈堂。 这些人对孔搢之所以敬畏,除了这个所谓的衍圣公封号,最大的原因便是一个‘孔’字。 他们学的是儒学,论起来几乎都是孔家门生,一个欺师灭祖的名头,在这个时代,哪个担待的起? 更何况,现如今儒学大行其道,给你立下一个异端的名号,讲理都没处去讲!老孔家说你学废了,那便是学废了。你不服?当年我老祖宗就是这么说的,你这么学就是不对!没办法,身为孔子后人,有着对儒学的最终解释权,你不服不行。 而且,哪怕孔家再弱,可是终归代表着天下文士。与孔家作对,几乎相当于自绝于天下文人一脉,这对于哪个读书人来说不是可怕的事情?之前这些人的态度,也许是因为某些蝇营狗苟,也许是出于其他利益的考虑,但是,孔搢这个衍圣公,却足以改变这一切。 包括这卫沁同样如此,哪怕他再强硬,只需孔搢一句话,这朝堂和文士之间,便在没有他的立足之地,若是孔搢在某些典籍上写上他卫沁几笔,让他来个臭名千古也是轻而易举。再说,如孔搢所言,当年卫沁在孔家求学,有着一个师徒的名号,仅这一点,就能让他在孔搢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弟子错了!”卫沁颓然说道! 孔搢没有再理会他,而是朝着文武百官说道,“汝等尽皆算得上是儒家子弟,我儒家子弟,自当为国尽忠、与皇家效力!今是非不分、忠奸不辩,是为何故?汝等为朝廷重臣,一举一行当为表率,切不可丢了儒士风骨!” “弟子知错!” 大半的朝臣尽皆躬身向孔搢行礼! 却见,孔搢转身看向沈堂,“你便是忠武侯?” 沈堂上前施礼,“拜见衍圣公!” “我看过你当年科考文章,却是有状元之才!更难得,你文武双全,能够保国安民,这段时间多有人传信,讲述你之经历、学识、所为,却是当得起一个大才。” “之前有元晦、敬夫二人言,你与麓山书院有赠书之谊,今日,老夫当效仿!” 说着,朝着身后一名中年人招了招手!这中年男子将几册书册取过来递给沈堂! “此乃老夫对一些典籍注解,虽是一家之言,但是却也有可观之处。今日,便赠与你,希望你能够学以致用!” 沈堂一惊,赶忙上前拜到,“弟子多谢衍圣公!” 这个时代,赠书不仅是一种极高的礼仪,更代表着认可。甚至,就凭此,将来沈堂打着一个孔搢弟子的名号也无人敢不认可。毫不夸张的说,仅凭着这几个书册,将来在文化圈儿,就没有人敢轻易找沈堂的麻烦。 不管如何,这一次,沈堂算是承了孔搢极大的情分。 “典籍为死物,若是与你有些用处,反而是老夫之幸!想当年,我孔家之祖熟识六艺,同样是文武双全,只可惜……”说到这里,孔搢摇了摇头,现在,孔家依旧是孔家,可儒学却早非当年的儒学了…… 儒学,远远不是几个羸弱的书生拿着书册摇头晃脑!想当年,儒学弟子熟练六艺,不要说厮杀,就算是战场上也极为勇武!说白了,大宋之前文人身上的剑,可并非是装饰,只是,到了大宋,就连武将都要被压制,谁还愿意费力不讨好的却学习一些什么武艺? 听着孔搢的话,沈堂并未回应,这是现实,而且,至少以他现在的力量,难以去改变! “好了,今日有朝政大事,老夫不耽搁!在涌金门附近,老夫有一座宅子,也会在临安停留数日,等到你有了闲暇,可以来与老夫闲叙!” 孔搢再度对两位皇帝行了一礼,随后便是转身而去,倒是也洒脱。至于那卫沁,他根本没有在看他一眼!孔搢虽然不在临安也不在朝堂,但是他也活了一辈子,如何会不知道卫沁之事的缘由?有些事情,他不愿意参与而已。 现如今,因为南北二宗之事,孔家已经隐约被人诟病,现在,他已经老了,至于这大宋的江山将来如何,他也不知道。他唯一能做的,便是让自己这一脉扎根大宋,大宋兴则儒学兴,若是大宋有一天灭了,他这残躯,也不过是殉国殉了这儒学罢了。至少,如此还能留下一番风骨。 至于其他……他终归不是圣人! 而随着孔搢的出现,这场突如其来针对沈堂的风波,也是戛然而止! 那些原本不明真相的百姓,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