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三场战斗中,爆发得最晚的一战——七族之战,确是战斗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战蚁族最多的一战。 这一战里,毛林蚁远征军投入了3万余兵力,兵力规模上仅次于进攻毁灭者的那一路支队,但是相比于其对手却是兵力劣势非常明显。 这一路毛林蚁远征军的目标是立足点树林附近的一处水源,及水源地处的七个土著蚂蚁部落。 水,在东方高地上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虽然大多数蚁族仅仅依赖露水和地下水就足以过活,但是充足的水源对于白花除虫菊这样的植物而言显然非常有用。水源地附近食物也更加充足,可以供养更大规模的蚂蚁部落。 在东方高地的几处露天水源附近,白花除虫菊的生长都更加茂盛,其所庇护的蚁族也往往更加强大,所有大型土著部落无一例外都是傍水而居的。 毛林蚁远征军瞄准的这处水源,也是距离立足点树林最近的一处水源地。水源本身位于一块巨岩下,岩石缝隙里渗出的泉水,慢慢沿着岩石近乎垂直的表面汇聚向下,在岩石与地面形成的一处内陷处的一根石钟乳上一滴滴地滴落,于地面支上逐渐聚成一潭只有乒乓球桌大小、小半米深的水潭。 但就是这样看似微小的水源,其附近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范围内,植被都受到了荫蔽,明显比其他大部分是碎石裸露的地方生长得旺盛。越靠近水源,植被越茂密,水源旁甚至还有一棵大树生长,树根深深杀入土中,还有的树根扎进了岩石缝隙里。 而在这处水源附近,整整生活着七个土著蚂蚁部落。这七个土著蚂蚁部落论规模在东方高地上都算是中大型部落,放在水源地之外都可以独霸一方的那种,但在水源地这内卷化环境中,七大蚁族之间只能维持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互相之间虽然屡屡爆发战争,但总体的平衡态势已经数百年未被打破了。 就连毁灭者在化整为零后,也都没有打这里主意的心思,它们的战略是由弱到强、逐步征服东方高地,而水源地这样的土著蚂蚁势力最强、白花除虫菊武器最丰富的地点,是最为靠后的行动目标。 毛林蚁远征军却没有这种顾虑,他们自身也依赖白花除虫菊武器,那么夺取一处适宜培育白花除虫菊的水源地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急不可耐得派出了一路支队发起攻击,却忽视了其中的困难。 毛林蚁远征军虽然没有显著轻视毁灭者,但对于东方高地上的土著蚂蚁的态度却是极为轻蔑的,毕竟在之前的数次战斗中,毛林蚁远征军在掌握白花除虫菊武器后,都是摧枯拉朽般战胜一个个土著部落的。 因此这一次,他们派出的兵力并不算多,但指挥官依然胜券在握、自信满满。 ———— 围绕着水源的七大土著蚂蚁部落,从毛林蚁远征军自南而来的方向算起,其第一个接触到的将是电蚁部落(金刻沃氏蚁),然后顺时针方向依次是日本弓背蚁、法老蚁(小家蚁)、黑衣龟蚁、丽蚁、疾行箭蚁、猎镰猛蚁部落。 除了体型最大的日本弓背蚁部落只有2万多蚁口外,其余每个部落都有大约5万以上的蚁口,尤其是法老蚁部落总蚁口数高达20万。 面对加起来总蚁口高达40万、可战之兵近30万之众的七大土著蚂蚁部落,毛林蚁远征军的支队指挥官仅有十分之一的兵力,在不获得增援的情况下,最稳妥的做法本应该是将七族各个击破。 但是自大的毛林蚁远征军指挥官,却直接下令兵分三路,三路各1万余战士,分头向电蚁、日本弓背蚁和猎镰猛蚁部落发起主动攻击。在毛林蚁远征军指挥官的计划中,击败头三个部落后,军队将围绕着水源地,从两个方向发起钳形攻势,一举荡平剩余的部落。 水源附近的生存竞争极其激烈,有时仅仅是为了在边境线上争夺一只小小的虫子尸体,都可能演变成一场上万规模的战斗,七族平日里都是枕戈待旦,遭袭的三族很快就反应过来,就地编组了部队抵抗,同时巢穴里不断派出援军。 七族抵抗的激烈程度,一开始就超出了毛林蚁远征军指挥官的预料! 最先接战的是电蚁部落,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动用白花除虫菊武器,而是直接以他们一族体型虽小但彪悍善战的武士迎敌。 事实上,水源地的七族各自都有丰富的白花除虫菊武器储备,但这种武器就像核武器一样不会轻易动用,而是用于威慑居多。 毕竟,生活在蚁族林立的东方高地上,如果对任意一次战事的反应过于激烈,引发不死不休的灭族之战的话,败者身死族灭自不消说,而胜者同样也会损失惨重,很可能会被其余觊觎者顺势吞掉。所以水源地的战事虽然频繁而激烈,但各族都不会轻易举倾国之力作战,互相威慑又互相忌惮。 电蚁们一开始只是投入了随时应对战事的一支力量,兵力也只有万余,在没有使用白花除虫菊武器的前提下,这些蛰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