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华清长老为张少飞有如此之高的悟性而深表高兴,其修为不在自己之下,当即向张少飞解说《金刚经》。 在摇曳的灯光中,华清长老端坐如山,《金刚经》的经文像出岫之云、山溪之水,自然而然地从他口中流了出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经文,像是亘古以来,人类灵魂深处的感慨,像是宇宙精灵内心独自的呢喃。 同样的经文,从华清长老口中念出来,竟然如此不同! 张少飞先是惊得目瞪口呆,随即激动得热血沸腾。 随着诵经之声不断传来,他又渐渐心如止水,脸上挂上了安详平和的微笑。 华清长老的诵经声如行云流水,宛若行吟诗人与大自然的唱和。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知菩萨,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恍惚间,张少飞仿佛看到,长老诵经的口中生出一支金色的莲花,徐徐而来的经文语句,变成了金莲的光芒…… 莲花渐渐扩大,充满了整个世界。硕大的金莲渐隐渐淡,成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轮廓。花蕊上渐渐凸现出佛祖释迦牟尼与尊者须菩提的影像。 佛祖:“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须菩提:“不也,世尊。” 佛祖:“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须菩提:“不也,世尊。” 佛祖:“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须菩提:“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张少飞眨眨眼睛,梦幻般的景象不见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华清长老吟诵《金刚经》的声音,仍在不徐不疾地流淌着: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张少飞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好像突然中了电击,全身剧烈颤动!各种各样的美景在他心中显现出来—— 神圣的雪山:雪山上盛开着雪莲; 夕阳下的海滨:细浪亲吻沙滩; 辽阔的草原:草原上自然形态下弯弯曲曲的河流; 如画的森林:阵阵松涛荡气回肠…… 华清长老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知何时,张少飞已经跪倒在了华清长老面前。华清长老爱抚着张少飞的头顶,慈祥地问道:“这部《金刚经》,是禅宗印心之经,阐明了诸法性空无我之理,你可听懂了?” 张少飞使劲地点点头,热泪盈眶,当下就彻底地明白了任何佛法都离不开人自己的本性。 于是,张少飞就向着华清长老,直剖心曲:“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是不垢不染,本来就是清净的;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是无生无死的;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自足圆满.不增不减的;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不动不摇,平等无别的;我没有想到,任何种种佛法都是从人自己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 “啊,你算是真正认识了佛法之本性。不认识本质问题,学习佛法没有什么好处。如果认识了自己的本质,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貌,这就叫大丈夫、天上的导师、人间的导师,也就是佛了。”随后,华清长老把顿教法门及地五宗——云门、沩仰、临济、曹洞、法眼等秘诀一一传授给张少飞。 张少飞听着,听着,似乎全身飘腾,游移到了一个金轮万道、红光遍地的佛门境界,一切混沌愚蒙全被扫光…… “三更授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此后成了佛教禅门中脍炙人口的故事。 华清长老把秘诀传授给张少飞后,摘下身上袈裟,捧出金钵,递到张少飞面前:“你到东禅寺来,为的是净诸身心,求证菩提,短短八个月的考察,你虽然尚未开具足戒,未在佛门落发,但种种迹象已表明,你法缘已尽,功果圆满,已登至彼岸。从前,菩提达摩从天竺初来,人们不信他,所以传授袈裟、金钵这些圣物,作为我佛真传的证据信物。先后传经慧可、僧璨、道信,再到我长老,巳时历五代。顿教的方法是以心与心来作交流,都要让他们来认识理解,自古以来诸佛所传授的只有本性,每代祖师密付的就是本心。今夜,为师将这圣物传授给你。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