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西班牙这种地方里的交通设施落后,道路不咋地,桥梁更是少而脆弱,这也导致了一吨多重的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在战场上的运用受到了比较大的局限。 因此很多战斗力,支援步兵作战的火炮,往往只有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三十四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 而七十毫米步兵炮虽然性能也很不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伴随步兵支援火炮,但是射程还是近了一些,最大有效射程不过两千两百米而已,实战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射击精度,最大射程其实是不会用极端的两千两百米,而是会选择在一千八百米左右才开火。 而七十五毫米山炮就强多了,其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差不多三千五百米。 因此在西班牙战场上,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实际上承担了远程压制火炮的角色,承担整个战场上的远程炮击任务,而这个角色本该是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所承担的。 这种变化,也是再一次体现了在海外地区里,火炮的重量和机动性是有多么的重要……在海外地区遭到的交通设施前提下,再好的火炮但是因为重量太大也是白搭……连战场上上不去又如何发挥出来其优越的性能呢? 这也是过去很多年里,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尽管在各方面的性能其实已经非常卓越,而在本土地区以及中亚乃至北美等地形好,交通设施好的地区里表现非常优秀,乃是大楚帝国陆军部队最为核心的一款火炮。 但是在诸多海外战场里,这款火炮却是遭到了嫌弃,先是缅甸战争里这款火炮被一线部队喷的狗血淋头,逼得陆军不得不紧急研发采购七十五毫米山炮。 然后在印度战场,非洲战场上表现的都不如人意。 再到后来,大楚帝国陆军干脆是减少了海外驻防部队的该款火炮的配属数量,进而加大了七十五毫米山炮的装备数量。 有时候一款火炮好不好,自身的性能固然重要,但是是否适合战场的实际情况其实更加重要。 武器这东西,就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要不然,大楚帝国陆军要是敢把军级支援火炮,也就是三十四年式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拉到欧洲去……估计仗打完了这些火炮也抵达不了欧洲内陆地区的战场! 因为玩意的行军重量五吨多呢,就欧洲那边的基础交通设施而言,想要让这玩意进行长途机动行军那可麻烦了,不客气的说,想要让一个营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营在海外地区上战场,你得给它先配一个工兵营,这个工兵营里至少还得有一个专门修桥的舟桥连。 要不然,你基本别指望它能在海外上战场…… 别说在海外了,就算是在本土地区,实际上这种火炮也只是作为军级支援火炮使用,装备数量并不多,目前为止,加起来也就装备了一百多门,多装备在地形平坦,交通比较好的的本土地区。 而西南,青康等地区里可没有这玩意,而是以一百二十毫米轻型榴弹炮代替。 三十四年式一百二十毫米轻型榴弹炮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事实上取代了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成为了主要的军级支援火炮。 而在西班牙战场里,一百二十毫米的轻型榴弹炮也是在后期逐步加入战场,后期参与了马德里战役,在数十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以及山炮的配合下,对马德里进行了毁灭性的远程炮击。 最终为印度第三师攻克马德里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最终攻克马德里的是仆从军印度第三师,而不是楚军在欧洲战场上的核心主力第五十三师? 自然是因为楚军将领不傻,可不会把自家的正规军兵力投入到巷战当中,承受不必要的战斗损失。 大规模野战里,第五十三师这种主力部队完全能够吊打土著,并且可以保证自身的伤亡非常少。 而巷战的话,单兵的武器优势会被极大程度的抵消,落后武器也是能够杀人的。 毕竟人家西班牙人的士兵用燧发枪,在街头巷尾的近距离开火一样能够把你射杀。 因此楚军的正规军,在欧洲战争里基本不打巷战,都是让仆从军印度军团去打的。 而这也是调集大量印度军团来欧洲参战的缘故,为的就是承担巷战,地方驻防,护送后勤等非正面,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战斗任务,进而减少正规军的伤亡。 当初进攻加的斯的时候是印度军团,如今杀入马德里的依旧是印度军团。 当印度第三师拿下了马德里后,提前出逃的西班牙王室终于是屈服,答应了大楚帝国提出的一系列和谈要求。 全面开放市场,对楚国商品的关税不得超过百分之十,部分商品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关税的变动需要获得楚国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