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英莲闻言,也伸手捂住心口,脸上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仙子也要去姑苏了呀!” 她自幼被拐子带离家乡,在金陵被卖之后上京,至今都还没有机会重返苏州,听说仙子要前往苏州,她又是羡慕又是期待。 【兰兰之前已经做了好几个直播选题,就等到了南方,在合适的外景就会给大家——直播。】 仙音里饱含着兴奋与快乐,令黛玉与英莲也同时笑成一团。这一刻,她们二人是真正将萧兰兰也当做了一个同龄的小姑娘,能够感同身受她的快乐。 【好了,因为时间有限,兰兰安排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先让我看看列车到哪里了。】 与此同时,天幕轻轻抖动,上面的景象也迅速发生变化—————萧兰兰所在的狭长空间向一侧转动,露出两边的“墙壁”,只见那墙壁上都开着大开幅的轩窗,窗外是各色景物,树木、房舍、田野……这些景物正在飞速地后退。 黛玉与英莲瞬间都觉得有些头晕目眩,将视线移开片刻,再看回去才渐渐适应了。 这是…… 英莲想起对她至关重要的那次天幕,便道:“这难道……又是天上仙子在‘御兽’?” 黛玉望着天幕中的景象,只见天幕的视角再次转了回来,重新展现出"神兽"腹中深远的空间。黛玉不由得感慨道:“这得是多大的一只神兽啊!” 【现在是下午三点多,列车刚过泰山脚下的泰安市,再过两小时左右就能到南京了。兰兰今晚就可以在金陵吃晚饭啦!】 黛玉与英莲听毕都惊呆了。 这两人都上过京,泰安到金陵……那路上不得走一个月。 黛玉上京时还好些,是坐船;而英莲却是跟着薛姨妈一家,一行人驾着大车,几头长行骡子、一匹铁青大走骡,一匹坐马,就这么上京的。路途之中诸般奔波劳苦,难以尽述。 “当初我随薛家上京时,一天最快也不过走上近百里,还要‘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像天上仙子这般,日 行千里,午后在泰安,晚间到金陵吃完饭........这,这真是天上神仙!” 巢玉却不觉得,她偏着头想了一阵,道:“许是后世之人,真的能做到日行千里呢?” 【言归正传,咱们抓紧时间开始。大家看到了兰兰面前放的这些……这些都是《红楼梦》,兰兰选了市面上最流行的几种: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为底本校订出版的《红楼梦》;这一本是周汉昌老先生根据多本古时藏本汇校的《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这一本名字叫做《红楼梦脂评汇校本》;这一本叫做《红楼梦三家评本》……】 英莲听了这一段,觉得完全不知所云,为什么一会儿是《红楼梦》,一会儿是《石头记》的? 她转头看向身边黛玉,却见黛玉正凝眸,深深望着天幕。天幕上的少女正举着一本书册,翻开。 “原来……她们那边的书册,文字都是横向的,嗯,应是从左至右读。” 黛玉对这些并不太意外,毕竟以前她也看过天幕上那些飘来飘去的"弹幕",也摸清了规律,都是从左向右读,才有意义。 “但……那些夹在文字中的小小符号,又是什么?” 【大家可能猜到了,兰兰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红楼梦的各个版本,这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哦。】 “版本?”英莲忍不住诧异,“是说一本书有好多版本吗?它又怎是学问?” 林黛玉很淡定:“且听仙音解释,她定能将咱们都说得明明白白的。” 【小伙伴们可能都听说过“红学”,它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为二十世纪的三大显学。而红楼梦的“版本学”,则是红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红楼梦》的版本学为什么会成为一门学问,兰兰在这里向大家解释一下。】 【在《红楼梦》成书的早期,这本书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播,这本书在原作者曹雪芹在世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公开出版过。谁要想看,就都借来誉抄,抄了之后再将抄本借出去给别人看。这部作品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一个较小的文化人圈子里慢慢传开的。】 【原作者曹雪芹去世之后,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这本书有广泛的传播价值。据说这样一个手抄本还挺值钱的,能卖好多银子。所以有人就动起脑筋:为什么不用更为先进和高效的方 法,大量印制很多很多《红楼梦》呢?】 【第一个产生这个想法并付诸实践的人叫程伟元,他是一个印书铺的老板,是他最先将《红楼梦》付梓印刷,才让这本书得到广泛传播。程伟元印刷出版的《红楼梦》有两个版本,分别是“程甲本"和"程乙本",我们现在一般管他们叫"通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