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银过来双水村给孙家做青储,就不好让双水村村民过来帮忙了。 农村注重人情世故,有来有往,别人如果过来帮忙,王满银要不要也回报一下,去村民家里指导一下做青储。 不过来了孙家,王满银也不愿意自己干着,让孙少平看着,抓了孙少平的壮丁,赶车不行,可以装车卸车,做青储不行,可以铡秸秆。 孙少平喜欢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在王满银看来就是没有经过生活的毒打。 如果跟孙少安一样,要承担家里的责任,不干活,一家的老老小小就要饿死,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毛病。 王满银没想改变孙少平,叫孙少平干活,只是单纯的看着不爽。 这都是帮着孙家赚钱,总不能王满银一个女婿累死累活干活,孙家人孙少平就坐着看热闹。 在孙家忙完,王满银就算忙完了这一季秋收,农民农活干完之后,集市也恢复了正常,王满银就恢复了服装批发。 到了这个时间,改革开放也有了小一年,贫富差距已经开始拉开。 农村大多数人,都是安分守己的做着农民,干着农活。 随着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生活条件也好很多,基本实现了主食从高粱到玉米的跨越。 吃好还不算,吃饱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再不是问题。 唯一问题,不卖粮食,不会有什么金钱方面的收入。 另一部分,有技术在身的村民,不管是养殖,屠宰,厨师,箍窑,手编,木工,瓦工,石匠,有手艺的在身的人,农闲的时候都可以有不少的收入,算是农民中的中产。 还有一部分胆子大,头脑灵活的村民,大胆的做起来生意,短短的时间,就往家里添置了不少“三转一响”的大件,算是村民中的高收入人群。 改变也不只是物质,村民都思想也都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改变,不再是越穷越光荣的时代。 “满银你回来了,来家里吃顿饭吧。” “满银叔,什么时候有时间,找你一起喝酒。” “满银叔,家里刚摘的苹果,拿回来给孩子吃。” …… 短短几个月,王满银在村里的地位,又有了不少的提高,王满银回家的时候村民见到又热情了不少。 不只是王满银家里买全了三转一响,已经算村里的“大户”人家。 因为跟着王满银做生意的二流子,一个个的都赚了不少的钱。 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低调,总有一些喜欢显摆的人,咸鱼翻身之后,恨不得广而告之。 村民擅长的就是跟风,王满银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招人都招不到,现在看到能赚到钱,现在都变成了上门自荐。 城里还看不起做生意,在村里能做生意已经开始变成“能耐”人。 “满银叔!满银叔!” 听到有人叫,王满银就停下了自行车,看到了老熟人王建国,已经不能说是半大小子了,才二十出头,身高接近一米八,身材魁梧,满脸的络腮胡,已经是一条壮汉了。 “建国,你不是跟着你满仓叔在城里做工嘛,怎么回村了?” “满银叔,这不是我娘托人给我介绍了对象嘛,我是回来家相看的。” “不错嘛,你小子看上了没有。” “嘿嘿,姑娘家是石圪节的。” 傻乐成这样,肯定是看上了人家女子,王建国长的有点着急,脸红的时候才能看出来是一个年轻小伙。 “那挺好,你满银叔我就等着喝你的喜酒了。” “那肯定的满银叔,不请谁都要请你啊。” 罐子村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因为羊群的规模不小,每年结算公分都挺值钱。 在石圪节公社的村子里面,都算是富裕,村里的后生不愁找不到媳妇,这也算王满银没有白为村里做贡献。 “行,定下来了日子通知我,叔肯定到!” “满银叔…” “建国,有什么事就说,跟你满银叔说话,没啥不好意思的,不用吞吞吐吐的。” “满银叔,你能不能给我找个事情做?” “跟着你满仓叔,在城里学泥瓦匠不好吗?学成了“大工”一天也能赚好几块钱。” “跟着满仓叔在城里也挺好。满银叔,是我妈来让我找你,说是我马上要成家了,成家以后不好经常几个月的在外面。” 王满银想了一下,建国妈说的也有道理,这孩子马上就要娶媳妇了,不好刚结婚就把媳妇一个扔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