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满唐红> 第0200章 太子的‘幸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00章 太子的‘幸福’(1 / 2)

所以他准备派人暗中盯着丘和,然后冷眼旁观,静等着李世民将糖衣炮弹送上门。 “父亲!父亲!” 就在李元吉决定了如何应付李世民的谋划的时候,李令小跑着进了殿内,大呼小叫的跑到了李元吉面前,仰着稚嫩红润,又胖都都的小脸,一脸委屈的看着他。 李元吉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抱起了李令,问道:“你怎么来了?” 李令委屈的撅着嘴,“母亲病了,大母也病了,没人陪我玩。” 李元吉听到了李令的母亲,以及杨妙言病了,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自从李渊一口气封了十八个王,并且赐了封地、封户、田庄、仆婢以后,宫里一些女人的身份就跟着水涨船高了,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李承业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 李承业在被封为梁郡王的同时,母亲的身份也从夫人,晋升为了良娣。 良娣按照礼制,是太子的妾室的一种身份,位在太子妃之下,列正三品。 其下还有良暖(正五品)、承微(正六品)、昭训(正七品)、奉仪(正九品),共计五十六人。 这是太子储君身份中的那个‘君’字带给太子的福利。 亲王府上有身份的妻妾,就没那么多了,亲王府上有身份的只有亲王妃,以及为亲王诞下了子女的孺人,孺人之下,就是没为亲王诞下过子女,但却被亲王宠幸过的夫人。 而一般孺人和夫人,都被统称为夫人。 只有正式的文书中才会将其划分开。 李承业的母亲,按照礼制,是没资格被封为良娣的。 但一向宠爱儿子的李渊,那会在乎这个。 儿子的儿子们都被封王了,其母总不可能还是个孺人吧? 那说出去了多没面子? 多尴尬? 让不懂礼制的人知道了,还以为他李渊小家子气呢。 所以李渊大手一挥,给没资格封良娣的‘儿媳妇们’封了良娣。 礼部郎中上书直言此事于礼不合。 李渊的回答很简单。 那就给我改,改到于礼合了为止。 在这种小事上,李渊可不会去迁就别人,他只会迁就自己。 最终礼部上下捏着鼻子,给李渊找了一大堆给没资格封良娣的‘儿媳妇们’封良娣的借口。 但为了维护礼部的颜面,礼部仅仅只是在李世民和李元吉两个人的妾室上开了一道口子。 其他的亲王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 李渊对此很满意。 其他的儿子们享受不到同等的待遇,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李承业的母亲,因为李承业封王,有了一个体面的身份,因为李承业有了封地、有了田庄,有了收益,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 宫里的其他女人看见了,自然眼红。 于是就想尽办法邀请自己的男人去自己的寝宫,一起生儿子。 李令的母亲之所以病了,就是为了骗李元吉去她的寝宫探望,然后顺便留宿一宿。 杨妙言倒是没有那么肤浅,她是真病了。 她是药膳吃多了,把自己给吃病了。 她为了尽快的提升自己做药膳的技艺,亲自品尝了不少她自己做的药膳,然后出问题了。 孙思邈在看过了以后,丢下了一个药方,又丢下了一句‘是药三分毒’的话,就离开了。 李元吉去探望过,也照顾过,所以了解她的情况。 不过,近些日子他不好去寝宫。 因为寝宫里的一些快要发疯了的女人,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大堆勐烈之物,等着他去享用。 “你可以找絮儿和承业陪你玩啊。” 李元吉点了一下李令的鼻子,笑着说。 李令撅着嘴,“承业被他母亲留在了宫里做课业,絮儿在一旁陪着。我不喜欢课业,所以偷跑出来了。” 李元吉一愣,“承业,在做课业?” 让一个才刚刚学会说话不久的孩子做课业,疯了吧? 望子成龙也不是这么个望法啊。 再说了,就齐王府这个家境,就李承业那个身份,还需要努力进步吗?还有进步的空间吗? 李令都着小嘴,认真的点了一下头。 李元吉思量了一下,放下了李令,提笔写了一份手书,交到了李令手上,“拿去,交给承业的母亲,然后带承业和絮儿去玩。” 李令呆萌的眨着眼,有点不明所以。 李元吉也没多做解释,笑着道:“你只管照我说的去做,承业和絮儿肯定会跟你一起玩。” 李令又眨了一下眼,后知后觉的疑问道:“真的吗?那我可以叫窦婠一起吗?” 李元吉抚摸了一下李令的脑袋,感叹道:“窦婠就算了。” 窦婠现在立志要做大唐第一女医,如今每天不是忙着读书写字,就是在辨认药材、学习医术。 李元吉也不明白,窦婠一个一丁点大的小丫头,是如何立下如此大志,并且将其贯彻的落实下去的。 大概……凌敬会知道。 李令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下,觉得不能跟窦婠一起玩,有些遗憾,但是能跟李承业和李絮一起玩的话,似乎也不错。 于是乎就兴高采烈的拿着李元吉的手书,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李元吉在李令离开以后,感叹着摇了摇头。 李渊一口气封了十八个王,给了一大堆人幸福,也给了李世民和他自己性福。 唯独给了他灾难。 李渊自己身份在哪儿放着,年龄也上去了,还没人敢给李渊用什么勐烈之物。 李世民府上有长孙镇着,也没人敢背着长孙给李世民用什么勐烈之物。 他就不一样了,杨妙言虽然在他的影响下,已经有了一些锋芒,且将府上搭理的不错,但还没有在府上其他女人面前养出多少威严。 所以想给他用勐烈之物的人有点多。 他不确定他能一条好汉进去,再一条好汉出来。 李元吉在感叹了一会儿后,拿起了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