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琰心中有了算盘,便在这黄巾营地里睡了个安稳觉。 系统很想吐槽她是不是太心大了,但从第二日这营帐之外诸人的反应来看,乔琰的举动又显然没有任何问题。 汉末动乱,其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争斗不休,却依然不能改变这个时代的人对风仪气度的追求。 王献之火场逃生举止如常被引为美谈,显然并非个例。 梁仲宁连夜将残兵逃将聚拢起来,便看到的正是这位“郑玄高徒”容光焕发地从营帐之中走出来,虽身着粗布陋服,却也难掩名士气场。 当然要乔琰自己说来,她与真正的名士还差得远。 在原本“乔琰”所赋予她的记忆之中,兖州乔氏对行住坐卧的礼节教养,要求并不算过分苛刻,乔琰本人在穿越之前对两汉礼仪的这点琢磨,隔着千年的时代变迁,也难保有些错漏之处。 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用来糊弄糊弄梁仲宁这位黄巾渠帅却显然没什么问题。 起码现在对方便觉得,这小童纵然在白日里看来更显貌若好女,却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样子。 那双本就在轮廓上稍显锋锐的眼睛,在打量着周遭黄巾军士的目光里,更显出几分迫人姿态来。 “渠帅此番一共带来了多少人手?”乔琰拢了拢衣袖,开口问道。 梁仲宁回道:“八百有余。” 他话刚说完就见对方抬了抬唇角,似有几分嘲弄之色。 然而还不等他发作,就听她继续说道:“渠帅能破濮阳城,更能在黄巾军中为一方之主帅,想来也并非对兵法全然不通之人,岂不闻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敢问,这田氏坞堡之中,人数几何?” 被对方这一串话给打懵了,梁仲宁迟疑了片刻后才回道,“约莫一千?” 乔琰不奇怪他会给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值。 自东汉光武帝起,大汉的人口普查工作就难进行得很,勾结匪徒杀害官吏的豪门大户虽在青徐幽冀四州最盛(*),兖州豪强也算不得少数。 土地兼并在汉末发展到顶峰,豪强大户之中藏匿的私人武装人口,极难从坞堡之外看出来。 但即便如此,梁仲宁带着八百人就敢去找起码有一千人的田氏麻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实在是个能人。 梁仲宁有点气闷。 就算他对乔琰所说的什么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说法听不太明白,却也听出了这兵法道理的后半截说的是—— 既然你的人数比别人少,那么要么逃要么避,总之就是没有打的必要。 他竖起了眉头问道:“这就是足下一夜好眠之后要与我说的话?” 说实在话,他倒也没真将获胜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乔琰这童子的身上。 要不是因为郑玄声名在外,加上他就这么领着残兵败将返回濮阳,多少有些不甘心,梁仲宁也不会以此等胁迫手段,让乔琰替他出这个主意,来上一出死马当活马医。 一夜的冷静时间过去,他又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儿戏。 在这种纠结的情绪下,若是这小童上来便说自己能打,说不得他还要怀疑上几分。 但现在对方说不能打,他这犟脾气又上了头。 打!当然要打! 哪有什么人数不够就得逃的说法! 他是没学过孙子兵法,但他听过戏文里面演的巨鹿之战,人少点也不是不能赢。 何况他这领来的多为青壮兵卒,对面却老少皆有,倘若放在坞堡之外,着实是一场一边倒的对决。 ——当然,那个力大无穷的家伙得另算。 “我可没说这样的话,只是与渠帅说个道理罢了,且往坞堡一行看看再说。” 乔琰话毕挥了挥手,示意他让开一条路来,自己坦然地朝着营帐之外走了出去。 一夜的休整让她恢复了行路的力气,起码走到田氏坞堡之外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梁仲宁对她这种说话留三分的态度颇有几分不满,但他思前想后也觉得他算不得亏。 田氏据坞堡而守,不会选择贸然进攻,她提出的想法若是没有可供实施的希望,他大可以不予执行,那么充其量也就是耽搁了返回濮阳城的时间而已。 想通了这一点,他翻身上马也跟了出去。 不过他是骑着马不错,他此番带出来的黄巾兵卒,却大多还是步兵。 这年头能养得起骑兵的,不是能有采购马匹和粮草资源的富户,就是北方幽并雍凉几州的地方军队,黄巾军显然不在其列,就连梁仲宁这个当渠帅的,在马战技能上也只能说不过尔尔。